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八百二十四、改元+王府的孩子們

    李星洲一路思來想去,想到一個辦法,禮部那些老頑固或許冥頑不靈,可今年還有新人進入禮部,或許新人是個突破口。

    不過他現在對禮部下手有忌憚,因為去年就有府中人悄悄向禮部告密,差點害了起芳。

    可至今他依舊沒查出到底誰告的密,這讓他很難受,動作上也不能太大膽。

    下午帶著何芊到何府赴宴,回來之後何芊想去找阿嬌他們打麻將,卻被李星洲留下,幹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第二天,他便找來包拯,和毛鸞,包拯此時因李星洲提攜,加上自身能力不錯,很得皇上信任,已是吏部判部事。毛鸞倒依舊是工部判部事。

    六部中,兵部、戶部因為樞密院和戶部司、度支司、鹽鐵司的存在幾乎等於被架空。

    而吏部權力依舊很大,是實權部門,工部不受重視。

    他請兩人來,是想讓他們做中間人,幫忙接觸一下禮部新入職的官員。

    王府可能又孟知葉、程禁等人的眼線,他不好直接出手。

    包拯性子比較剛一些,見他用這樣手段,有些蹙眉不絕,毛鸞馬上答應了,如今討好皇太孫的機會可不是誰都有的。

    不過包拯也不是什麼貞潔烈女,道德潔癖沒那麼大,猶豫再三還是答應下來。

    有他們幫忙看著,李星洲放心一些。

    ........

    年前,王府書院裡的孩子們放假了,王府一下熱鬧起來,固封的孫子固祈,孫女固燕;季春生家的兒子季夏明,女兒季夏鯉,季夏玉;趙四家的小兒子趙普,嚴昆的孫兒嚴立等。

    這些都算自家人,還有跟他關係比較好的皇家年輕人,堂哥李譽的兒子李思,康親王地三十五個孩子李奇,第三十六個孩子李雙等。

    皇家的孩子畢竟耳濡目染,懂得多一些,小小年紀便知道討好他了。

    這些孩子經過幾年的學習,差不多都有自己的長處,慢慢也有了方向和出路。

    季夏明所有功課平平,但從小隨父親季春生習武,有一身好武藝,又識文斷字,被李星洲帶在身邊作為親兵。

    李雙年紀輕輕長得明眸皓齒,一看就是個小美人,對李星洲很崇拜,明明年紀小,可按照輩分,李星洲要叫她小姑.......

    因為數學很好,經常跟在秋兒屁股後面跑,成了秋兒的得力小助手。以李雙的年紀,在這個時代已經可以嫁人了,康親王也為她安排過親事。

    不過小姑娘明顯志不在此,年紀輕輕結婚然後相夫教子只會毀了她,李星洲出面壓下此事,給李雙自由跟著秋兒學習的環境。

    李奇則是荀子的忠實粉絲,痴迷於探求荀子所說的天地間規律,慢慢對物理、化學越來越感興趣,經常纏著李星洲問一些問題,有時把他這半吊子的水平也問得啞口無言,不知如何作答。

    固祈則因為耳濡目染接過他爺爺的班,開始慢慢掌管王府的釀酒廠。

    季夏玉喜歡詩詞歌賦,各種書籍,是個小才女,頗有名聲,最崇拜阿嬌,經常跑去找阿嬌請教各種問題。

    季夏鯉是個活潑好動的丫頭,小小年紀喜歡和人交流,經常跑到後山和各種工人嘮嗑,大家都很喜歡她。這樣的野丫頭在外面要招人非議的,在王府卻沒事。

    趙四的兒子趙普則不似他爹那麼木訥,更加聰明,能言善辯,吵架就沒怕過誰,經常想去遊歷四方,還來求過李星洲,想跟隨何煦的商隊北上,去看看大千世界。

    不過他是趙普唯一的兒子......於是李星洲催促趙普趕快再生一個。

    嚴昆的孫子嚴立則比較平庸,各方面沒什麼突出的,屬於那種很努力,但天賦有限的孩子。

    不過王府的環境優渥,即便平庸也不至於難過。

    少年時就是這樣,一年一變化,看著王府學院裡的孩子們不斷成長,逐漸成才,心裡也充滿成就感,或許將來,他們中的某些人將是自己手下的中流砥柱。

    李星洲這麼想著,今年的春節充滿希冀,有更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