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孟母裴氏

    胡眉明顯是吃了沒上過學的虧,她問我。

    “孟郊是誰啊?”

    一旁的王姨也投來了好奇的目光,我向兩人解釋道。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一首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王姨回答道。

    “這詩我聽過,叫《遊子吟》。”

    我點了點頭,繼續道。

    “這首《遊子吟》就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

    隨後,我向兩人講起了孟郊和他母親的過往。

    孟郊的父親,是崑山縣尉,母親裴氏,出身名門望族,這個家庭的生活,本該過的富裕、祥和。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孟郊六歲那年,安祿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亂,孟郊的父親在這一年過世,留下妻子裴氏和三個年幼的子女,一夜之間,家庭由富轉貧。

    孟郊一夜長大,他雖然年紀小,但深明事理,他侍奉母親起居,下地種田養活家人,一直到三十歲。

    這二十四年間,孟郊雖然在務農,但一直沒有放棄看書學習,三十歲這一年,他萌生外出遊歷的心思。

    聖人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孝順有兩種,一種是一輩子陪在父母身邊,好處是每天能看見,壞處是窮苦一輩子。一種是出外闖天下,壞處是可能一輩子再也見不著,好處是如果飛黃騰達,全家就能過上錦衣玉食的好日子。

    孟郊的母親裴氏支持孟郊去闖蕩,她說好男兒志在四方,孟郊如此有才華,怎能一輩子呆在田間地頭,做一個山野農夫。

    孟郊出發了,然而他求功名的道路非但不是一帆風順,相反,還密佈荊棘。

    他剛離家,又逢叛亂,滯留河陽五年。

    隨後他多次參加科考,但一直落榜,後來好不容易考上了進士,又遲遲過不了吏部複試,直到他五十歲那年,才被吏部授溧陽縣尉,一個九品下階小官。

    這二十年來,孟郊無數次想過放棄,是他的母親裴氏,一直鼓勵他不要放棄。

    考上之後,孟郊立即把母親接來溧陽同住,讓母親享受晚年清福。

    裴氏趕到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孟郊縫製新衣,恭賀他結束流離失所的生活。

    看著母親為自己縫衣,孟郊眼含熱淚,寫下了我剛剛唸的那首《遊子吟》。

    故事講完了,我對王姨和胡眉說道。

    “孟郊與母親裴氏感情一直很好,雕刻裴氏神像,不管王姨的兒子身在何處,都能知道自己的母親在思念著他。

    如果他有機會,我想會他會打個電話報平安的。

    如果他真的在執行重要的任務,也能靠自己的意志力壓制感情,不會壞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