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

    我當初一讀到《天工開物》裡這一段,就立刻讓莊子裡的家丁試了,當年果然多收了兩三成棉花,生長期反而還縮短了。我家一年就靠這條多收了幾萬匹棉布的棉花,多賺了幾千兩銀子,你說我的證據夠不夠鐵?

    後來我推而廣之,還發現其他農作,有不少可以觸類旁通,套用宋長庚這個發現,把頂尖的芽掐了、不讓秸稈一直長高,水肥養分就專注到灌漿果肉穀穗上了,能吃的部分產量反而上升。”

    方以智徹底愣在了原地,他沒想到沈樹人是這麼直接的實幹派。

    什麼理論都能騙人,唯獨實打實賺回來的銀子不會騙人。沈家能靠摘心白白多收那麼多棉花,可謂鐵證如山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古人誠不我欺,賢弟雷厲風行,愚兄佩服。”方以智也不管自己是解元了,坦坦蕩蕩起身一揖,算是服了沈樹人。

    沈樹人打蛇隨棍上,趁機勸誘:“那不知方兄此番鄉試之後,久留南京可還有別的事務要辦?還是就在南京等到年底、屆時直接北上參加會試?

    若是有暇,小弟願請方兄去蘇州遊歷數月,我們一見如故,也好切磋一下天文地理、工農機巧。”

    沈樹人對於拉攏這個時代的科學家和理工人才,向來是不遺餘力的,既然遇到了方以智,沒有放過的道理,哪怕只是交個朋友先義務切磋一下也好。

    將來等他官做得大了,肯定要把宋應星也挖過來。

    方以智想了想,後續三四個月在南京也沒什麼事,就答應了。

    沈樹人還有些不好意思,善意提醒一句:“方兄,八股文章還是不能丟,否則明年春闈要是過不了,可別怪我。”

    方以智被激發了傲氣,傲然道:“我今科能考解元,就算四個月不寫文章,明年春闈照樣過!

    我如今算是看出來了,這兩屆的鄉試會試,八股文章的重要性是越來越低了,原先拉不開差距的時政策論,反而值錢起來,要不然,我這種學問駁雜之人,也考不瞭解元。

    賢弟,不是我說,你雖然八股文章不太好,但時勢造英雄,如今的掄才標準,漸漸也對你有利了,明年春闈,你也該試試,既然捐了監生,不考白不考。”

    方以智說的都是事實。

    歷史上,明年春闈最後是魏藻德為狀元,按《明史》的說法,這個魏藻德的八股文章也不算出眾,但是他的時政策論比較對崇禎的口味,就脫穎而出了,還在短短四年之內當到了內閣首輔,堪稱升官神速(崇禎上吊自殺前的最後一個首輔)。

    可見在大明危亡的最後兩屆,崇禎在科舉上也不得不做出重大讓步和改革。

    沈樹人如果真想去考考,只要稍微惡補一下八股基礎,也不是完全沒機會。

    畢竟沈樹人看過《明史》的魏藻德列傳,而崇禎十三年會試殿試的時政策論題考什麼,就在這篇列傳上寫著,無非是一些如何平定流賊的策問,沈樹人等於是開天眼洩題的。

    如果讓他考鄉試,絕對毫無希望,誰讓鄉試級別太低,考題不會寫上《明史》。而更高級的會試,卻反而有可能出現反轉。

    不過,沈樹人也不刻意追求這些,他眼下的目的,只是勸誘方以智先跟他回去遊歷切磋一陣子,別的以後再說。

    兩人徹底把話說開,方以智也回去收拾了一番行李,說走就走跟著沈樹人一起上任遊歷。

    一旁那幾個歌舞助興的花魁,看到頂級大才子方解元竟能被這位土豪沈公子折服,也是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