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

    南直隸這邊,我們沈家本就是將來納厘金的第一大戶,我們自己肯帶頭交,就能把蘇州府的反對壓下去。松江那邊不用打點,我們跟徐閣老家這兩年合作得很不錯,一起賣新式織機,大家都各自多賺了至少數十萬兩。

    剩下的,就是南京周邊幾個府,抗稅豪紳雲集,而且百年勳貴極多,都是之前享受免稅待遇的,有些連正常的鈔關稅都能減免。

    南京周邊,江北數府的阻力,我會去找安廬巡撫史可法套套交情,那邊如今也是軍事為先。南京周邊的江南部分,就需要拉攏南京戶部的尚書、侍郎,以及一些有勢力的勳貴了。

    這也是元宵節後,我們去南京要重點解決的難點。把這塊硬骨頭啃下,地方上就沒什麼人能抗拒不繳了。”

    ……

    沈樹人抽絲剝繭,很快把問題精簡到最後一小塊:只要把南京地區的變法反對者勢力啃下來就可以了,其他地區都已經有應對之策。

    那架勢,頗有幾分諸葛亮運籌帷幄、“安居平五路”的揮斥方遒。

    沈廷揚聽得目眩神馳,竟也不下於劉禪聽諸葛闡述對策。一時之間,父子智略高下,竟有逆轉之態,兒子像諸葛,父親像劉禪,不得不說是非常喜感。

    呆滯半晌之後,沈廷揚才想起一個問題:“那年後去南京,咱主要該拉攏誰呢?可曾有想過?”

    沈樹人當然有想過,他這些天在船上閒著也是閒著,所以毫不猶豫拋出一個名字:

    “孩兒已經瞭解過現任南京各部的官員了,孩兒覺得,南京戶部左侍郎張國維,可以拉攏。元宵節後,父親可以與孩兒設宴,款待張侍郎,陳明利害。

    張侍郎也算公忠體國之人,而且他曾經巡撫南直隸十府、廣督三吳水利,父親應該也讀過他前年從離任後,寫下的《吳中水利全書》吧?

    張侍郎在南京戶部、工部都有很深根基,在三吳主持興修水利時,多與勳貴豪紳攤派,他最有‘讓三吳豪紳捐錢給本地人用’的經驗和信用。

    由他出面,豪紳才會相信他們多繳的厘金,是確保讓本地人受惠的——其實三吳豪紳抗稅最嚴峻那些年,也不是真的不想在本地做善事,他們抗的主要就是江南的錢被拿去養北京。

    而父親既然打算將來抽身南下,完全可以跟他說:倡議變法的惡名,由父親您承擔,而執行變法得力的好處,由張侍郎承擔。

    最後事情做得好,讓張侍郎去北京當戶部侍郎,父親您表示自願被貶南方,回南京接張侍郎的差事,各取所需,豈不美哉?”<>最新網址:.aidusk<>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籤"記錄本次(第85章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蘭嵐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