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

    而且,鹽法道的官職,可比那些直接帶兵的水師武將名聲好得多,畢竟名義上是肥缺文官,多有面子啊!

    鄭芝龍是非常在乎面子的,實權和兵力、錢財,他都已經有了,鄭家現在就缺一個文壇官場的面子。

    鄭鴻逵和鄭成功聽完後,還有些目眩神池。

    鄭鴻逵操作過不少買官,他是知道行情的,發自內心嘆道:“要買個知縣,怕是都要好幾萬兩銀子。這鹽法道衙門下面,哪怕是七品的屬員,十幾萬兩怕是都打不住吧?

    這麼大筆錢怎麼好意思讓沉府臺您出呢,我回頭這就把銀子送來!太重了太重了,咱受不起。”

    沉樹人止住他掏錢,雲澹風輕地說:“誒,都是勠力同心報國,說什麼銀子呢。你們有心,不如在‘將來如何幫襯大木賢弟立功’上下點功夫。

    比如,我在黃州時,去年也只靠各色火銃與普通軍械殺賊立功。幸好去年劉希堯倒是輕視於我,主動出擊被我誘敵殲滅了。若是要我親自打上門去、強攻城池,怕是如今都還沒消滅此賊呢。

    若是有些紅夷大炮便於攻城,將來立功可不就如虎添翼、事半功倍了麼……”

    聽了沉樹人這番暗示,甚至應該說是明示,鄭鴻逵立刻就反應過來了。

    他略一思忖,就很乾脆地在自己能決定的權限範圍內,開了一個高價:“這是應該的!還是沉府臺說得對,咱不談銀子,談銀子就俗了。

    這樣吧,既然舍侄能被鹽法緝私看中,我鄭家願意出十門從紅夷人那兒繳獲的大炮,外加精銳戰船三十艘、並士卒兵器,事實上聽候沉府臺調遣,巡防黃州-武昌江面。”

    鄭鴻逵特地強調了一下這十門原裝的紅夷人火炮,然後再告訴沉樹人,那三十艘戰船上還有其他國產彷造的紅夷炮或是重型佛郎機,只不過質量沒原裝的那麼好。

    沉樹人有些驚訝,稍微多問了兩句,才得知這些原裝貨,是八年前料羅灣海戰時,鄭家從荷蘭人手上繳獲的——

    崇禎六年秋(1633),鄭家當時為了獨霸東海南海,與佔據大員的荷蘭艦隊發生過一場血戰。鄭家物資損失也不少,出動了好幾百條縱火船,但最後還是打贏了戰爭。

    荷蘭人方面,被鋪天蓋地的縱火船圍堵,最後被擊沉擱淺、燒燬俘虜蓋倫船各一艘,輕傷數艘,敗逃回大員(荷蘭艦隊當時有9蓋倫戰艦)

    從擱淺坐沉和燒燬俘獲的戰艦上,鄭家人也算是繳獲了一批能代表1630年代西方最好科技水平的大炮,換算過來,大致相當於12磅到24磅炮。

    這可比明朝或者滿清現役的自制紅夷大炮還要厲害一截。為了沉樹人這個大人情,直接拿出十門荷蘭原裝重型艦炮,已經非常有誠意了。

    十幾萬兩銀子跟這些東西一比,簡直不叫個事兒。

    沉樹人聽鄭鴻逵吹噓賣弄完,都有些開不了口了:

    “這……怎麼好意思呢,不過是緝查一下將來有沒有私商偷漏厘金,哪用得到那麼好的重炮。”

    鄭鴻逵:“當得當得!這都是沉府臺應得的,到時候順便拿去轟賀錦、藺養成的老巢,豈不是一舉兩得。”

    沉樹人:“那我只好厚著臉皮,卻之不恭了。”

    一番利益交換,在雙方賓主盡歡的和諧氛圍中結束。

    當晚,沉樹人把鄭家人和上午剛招募的那批手下,都弄到眉樓大吃大喝爽一頓。

    鄭成功也第一次跟閻應元、張名振等文武混了個臉熟,大家團建聯絡好感情。

    酒席上,沉樹人還跟鄭成功、鄭鴻逵進一步講解了厘金政策對朝廷的好處、將來能給到鄭家的交換利益,讓鄭家徹底對這事兒全力支持。

    以後鄭家沿著長江到內地進貨的“山五路”商隊,也保證帶頭照章納稅——沉樹人也保證絕對公事公辦,不會法外加價盤剝。

    厘金的初始稅率其實不高,很良心的。

    歷史上清朝厘金到後面越收越高,主要是吃拿卡要、重複徵收、地方上肆意調高稅率。

    所以,沉樹人只要承諾公事公辦,鄭家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做完這一切,沉樹人在南京的佈局也算完成了,這就準備啟程回湖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