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

            關於大明未來幾年的稅制改革議題,在江寧會議上足足討論了好幾天。

雖然還有很多細節沒有敲定,尤其是一些具體數額、門檻的設定,還需要兼顧民情。但這些工作並不影響大局,還可以由戶部的專業人員繼續細化,反正距離最終試點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但朱樹人最後也會以強力姿態過目拍板,以防大地主大工場主階級的利益代言人幫著矇混過關。

而參加江寧會議的主要閣臣們,在稅制變法議題後,還有很多國家大事要討論。

好在朱樹人倒是很懂飯要一口一口吃的道理,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淡。

所以剩下的議題,沒有一個是涉及制度和變法建設的,全都是具體的事務性問題。如此張弛結合,才能把反抗壓制到最低。

五月中旬開始,江寧會議的第二、第三階段討論日程,也逐步提上了前臺。

第二階段的議題,是關於未來的七年計劃中,大明的產業政策、和科技研發扶持方向。這個議題沒什麼衝突和矛盾,討論的氛圍也就相對輕鬆。

史可法因為年事已高,不懂這些,也不會參與討論。所以主要是朱樹人和張煌言,加上工部尚書、同樣入閣了的方以智來討論。甚至朱樹人的側妃,大明科學院的方子翎,也會參與一些議題。

第三階段的議題,則是關於未來七年、對此前新佔領領土的建設規劃,加上一些國營工程項目,還有大明內務府的投資規劃——

歷史上的清朝雖然有很多弊政,但本著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想法,朱樹人對於滿清做得可取的地方,還是願意借鑑的。

清朝的皇室開支其實一點都不比明朝小,還有那麼多皇帝南巡等勞民傷財的事兒,但清朝之所以把財政局面穩住了,除了經常勒索織造府和兩淮鹽商之外,一個重要倚仗就是內務府。

內務府的存在,雖然有盤剝、壟斷種種弊端,算是“與民爭利”,不過這些肥缺行業,也徵不到赤貧百姓的利,無非是跟民間富商士紳爭利。

而朱樹人上位之前,沈家本就是大明首富了,有那麼多王室財產(王室不是皇室,是鄂王府的財產)和沈傢俬產。如今更需要一個內務府來統籌經營。再加上大明原本的皇莊皇商之類的小魚小蝦,合併到一起經營,大致能起到後世國資管理部門的作用。

有了內務府之後,還能便於在普通民間商人還不屑於投資的偏遠新佔領土上,搞長回報週期的投資。發現了這一妙用後,朱樹人當然要借鑑清人的內務府,並且更加做大做強,為自己所用。

……

“稅制變法的事兒,已經暫定,今日我等就先商討一下,未來七年內,我大明的科技攻堅方向,以及產業技術發展,朝廷該如何引導。

最終的目的,一是要繼續富國強兵,但同時也必須為將來可能對緬、越的用兵敲打服務。看看如今還有什麼短板需要補足。”

第二階段議題拉開後,朱樹人率先為會議定了調子,讓眾人暢所欲言。

眾人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後,考慮到這次的議題,最終還是要為軍事服務的,所以最終還是兵部尚書張煌言先發言。

張煌言對科技並沒有什麼展望想象力,他就中規中矩按照目前的軍事短板,提了兩條:

“按照李將軍此前上報的邊境衝突損失情況來看,要跟緬、越交戰,如今軍械技術最大的問題,還是槍械的防水、防潮做得不好。

武昌造雖然已經改良了數代,漸漸精益求精,可燧發步槍在溼熱環境下打不著火的問題,始終沒法根治。

如今我大明新一代邊軍,都是用著武昌造成長起來的,能擅長使用多種兵器的老兵,已經越來越少了,只能指望那些至少四十來歲、原本在南方改土歸流和川南湘西曆次作戰中有經驗的老兵,才能在跟那些南蠻的交戰中,熟練切換武器,確保戰鬥力不衰弱。

但這種士卒,戰死病死老死越來越多,逐漸凋零,如果再過三五年才對緬、越動手,怕是能指望上的人數就更少了。說到底,還是要強化兵器的防暑熱潮溼,或者就得專門精煉將士,操練各種器械,不能只會刺刀和火槍。”

朱樹人聽了這個反饋後,下意識看向今天才第一次被特許參會的李定國,稍微問了幾句。

也從李定國那兒得到了肯定的答覆,表示雲南的大明邊軍確實有這方面的困難,如今李定國也都是靠著原本詔安的西軍舊部老兵死撐,包括孫可望當初在貴州山區掙扎遊擊那些部隊,如今都被徹底用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