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

解決完九州和蝦夷的移民、建設綱領後,剩下的東北腹地和庫頁島建設規劃,就容易得多了。因為沒有原住民的問題,只要直接在地圖上,根據地理需要規劃即可。

地方上的屯田開荒、進一步優化育種耐寒品種,這些都沒什麼好說的,地方上自己就能搞定。

雖說曹變蛟和黃得功如今都已到了垂暮之年,兩人年紀都在五十五歲上下,相差了兩三歲。

但這些積威悍將對麾下“建設屯墾軍團”的掌控力和執行力還是非常強悍的,再艱苦的拓邊屯田任務,都能令行禁止地推行下去。

拓邊所需的錢糧,也基本上可以靠當地自給自足解決,無非朝廷確保未來十幾年之內,依然不對當地進行徵稅,任由當地的財政收入繼續截留自用,作為開發建設的資金和軍糧——

這也是當初封黃得功、曹變蛟為國公時,定下的基調。朝廷許諾過他們,只要二人活著,在邊地始終特事特辦,可以截留稅賦。但他們身後,自然要收歸朝廷權力,以免形成藩鎮割據。

這樣一來,唯一需要朝廷出力的,也就是從南京的大明科學院,再派去一些研究人員,幫著邊地搞工程規劃和設計、地理勘測,外加就是對北海道水稻和黑麥的品種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育種改良。

說白了,就是錢、糧、人,都由東北地區的屯墾軍團自籌,朝廷只出技術指導。

不過也別小看這個技術指導,用得好的話,絕對是可以讓邊地的建設事半功倍的。就拿北海道水稻品種的改良來說,十年前滿清未滅時、最初從蝦夷弄來的北海道水稻,其實只是有一個耐寒性不錯的屬性,能確保在東北種植不會凍死。

但除此之外,初始的北海道稻種其他性狀實在是爛得可以。都不用說別的,單說一個產量,就可憐到畝產只能確保一百公斤左右——

要知道,到了明清之交,南方雙季稻的產量,差不多也有一百五十公斤以上了,一年種兩季的話,哪怕其中一季稍微低一些,算一百公斤,那加起來也有五百斤米了。

而東北種的是單季稻,生長期長,按說一季的產量應該接近南方一季半,怎麼著也該畝產四百來斤。可剛挪過來的北海道稻種,其實也就達到了一半左右的水平。

滿清統治那兩三年裡,那些蠻夷也沒文化,不會搞良種優化,就是隨便種種。大明在東北建立統治後的那八年,倒是稍微零敲碎打折騰了一下,倒也增加了畝產幾十斤,

再配合上漢人擅長深耕,發現黑土地深耕後把下面的營養層翻上來,效果很好,靠著優異肥力條件的加持,總算把畝產加到了三百斤。

如今這個七年計劃,朱樹人跟大明科學院負責農學育種的專業人士反覆研討,核定目標,

最後科學院的工作人員覺得,在七年之內,如果投入夠大,做的對照組觀察實驗夠多夠細,倒是可以爭取讓種子的畝產再提升一百斤、到四百斤左右。

因為剛開始投入育種的時候,提升空間總是比較大,上升比較快,天然原始種基因良莠不齊,很容易集中優勢性狀。

不過後續再要提升,難度就比較大了,要從畝產四百斤再到五百斤,可能要再花十五年,後續就不敢保證了。

朱樹人也知道要尊重科學,不能亂放衛星,所以給了科研人員充分的自主。能在七年之內把北海道稻種增產一百斤,哪怕只是試驗田也好,做不到的話,給他們多放寬一倍時間,等第二個七年計劃結束時到四百斤也沒問題,朱樹人並不會給壓力處分。

……

規劃好糧食問題後,最後剩下一項需要朝廷技術支持的工作,就是東北的水利和航運建設了。

水利沒什麼好說的,直接排一些擅長疏浚和整治圩田的水利專業人士過去。把東北松嫩平原幾處新闢集中屯墾區的沼澤堆淤一下,把可以用於調蓄水旱的天然湖澤挖深,便於灌既,這些都是基本操作。

而航運整頓,主要就是進一步勘探東北松花江、嫩江、圖們江等水體的內河航運航道深度、水文水情。這些數據原本都是一片空白,派出地質勘測隊梳理一遍,也便於未來東北各地之間的物資運輸調配,降低物流成本。

航運整頓工作中,最艱鉅也最重要的一項,反而是勘測黑龍江的入海口航道,以及黑龍江入海口與枯葉島之間的韃靼海峽航道、淤淺情況,還要勘測每年的封凍季節。

因為至今為止,大明要勘探和開發東北,最北邊主要還是停留在松嫩平原,並沒能進一步北上到黑龍江干流。

至今為止,黑龍江主幹流兩岸,還有十幾萬類似於滿人北逃的殘餘漁獵民族,以及一些庫倫人、鄂某克/某春人。

大明有了北海道稻種和枯葉島黑麥後,要在黑龍江南岸種糧食其實是做得到的。

哪怕是黑龍江北岸,如果只是暮春到初秋過去、種一季大豆,那也是可以利用起來的,種水稻就不太可能了,因為實在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