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24章 大明的恐怖國力

            鄭成功征服呂宋島後,大明對南洋連續數年的武力征服,總算是畫上了尾聲。

從馬尼拉搶來的大筆金銀,倒是彌補了連年用兵的軍費開支。但是糧食和彈藥的消耗,還是需要花時間來重新生產,畢竟金銀不可能直接變成物資財富,最多隻能拿來投資擴大再生產。

所以長期的休養生息、好好種田攀科技,絕對是非常必要的。

好在隨著大明國勢的蒸蒸日上,周邊四鄰也沒有不長眼的非要找死。

大明就一邊在內部繼續深化推廣“廢丁分籍”,把北方各省也全部進行了工農分籍,廢除了農民的人頭稅和工人的田賦。

外東北的墾荒種田開發,每年都有新的進展,雖然曹變蛟和黃得功在這幾年裡已經老死,他們的子孫繼承了爵位,但不能再繼承形同藩鎮的地方規劃權力,但這絲毫不影響東北發展的慣性繼續推進向前。

南方熱帶的改土歸流工作,也依然以每年都能歸化一兩個土司部落穩步推進著,有李定國兢兢業業維持秩序,鎮服不臣。已經年近五旬的李定國,依然身體健康,比平行時空長壽了很多,能繼續為大明鎮守南疆,當好他的越國公。

大明內部的科教事業,和人才的選拔培養機制,也繼續穩定磨合運行、偶有改良,日拱一卒。

南京大學也終於開始向社會輸送一批批的畢業生。眼看有富餘的理工科人才,可以用於地方各省的理工科基礎教育,朱樹人也摩拳擦掌準備做更多大動作。

而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在最初因為南京大學大量抽調精英骨幹而暫時延緩後,隨著人才重新充裕起來,再次進入科研的快車道。

每一方面看起來都是那麼欣欣向榮,六年多的和平發展時期倏忽而過。

……

歷史的車輪轉眼來到了小康十五年,也就是西元1677年。

經過六年的和平發展,在朱樹人原本的規劃裡,到了這一年,大明的第二個七年計劃應該都已經完成了,而且也應該對西北噶爾丹的準噶爾部動手了。

但因為此前南洋地區額外戰事的拖延,加上對南洋新領土的消化吸收、改土歸流,以及對呂宋仇漢土著的持續清洗剿殺,佔用了朝廷相當的精力和時間。

所以第二個七年計劃的對北疆用兵節奏,也跟著延宕了下來,至今還沒準備動手。

不過這也是很正常的,計劃趕不上變化嘛。

好在,隨著時間進入小康十五年,已經安定佈局多年的朱樹人,總算覺得又到了大明展示肌肉的好時機了。

過去這六年多的發展,早已讓大明的國力又整整上了一個新臺階,絕不是曾經的對手所能預料的了。

貧窮和落後,限制了大明的敵人對大明的想象力。

在二十五年前、也就是先帝朱常淓隆武八年、明清戰爭剛剛結束、中原恢復統一的時候,因為連續的戰亂,當時全國人口跌到了一個歷史地位,只剩六千萬人,而且是儘量吧隱戶都清查出來後,依然只有六千萬人。

相比之下,萬曆年間大明的人口巔峰一度接近過一億四千萬,崇禎初年時也還有接近一億兩千萬。所以六千萬人比大明巔峰時,已經是戶口減半了,但相比於平行時空明清之交最慘烈的時候,卻又多出來約兩千萬。

(注:歷史上清初對南明地區反覆征伐屠戮,最低全國人口跌到過四千萬。朱樹人的蝴蝶效應讓南方沒有淪陷,清人的屠刀少殺了兩千多萬。)

在和平年代裡,剛剛結束劇烈戰亂的時候,如果鼓勵生育,二十幾年人口翻倍都是正常的,後面耕地矛盾漸漸激烈,養不活人口,增長才會逐步放緩。

不過大明滅清後的這二十五年,倒也不算是一直和平,畢竟朱樹人每和平種田五六年,就要對外用兵一輪。這二十五年裡,中間間隔了三輪用兵,分別是對外東北、對扶桑、對東南亞。

加上朱樹人注意百姓的生存環境,堅持不讓貧農把田分得太細,至少讓有田百姓保持十畝以上的戶均耕地佔有,所以百姓的生活質量其實是遠超其他朝代的,基本上沒有因為田少而處於飢餓死亡線上的貧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