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鳥 作品

第603章 全圖視野

    這可以叫做淨土洋流模式。

    因此不用擔心洋流沒有動力,就算李斯文今天不開啟洋流神通,只要崑崙淨土和冰川淨土各自存在上百年,彼此之間也會形成一個最完美的洋流路徑。

    因此現在李斯文是要提前把這條路徑給找出來。

    計算是不行的,瞎蒙也不行,那就只好用最蠢的方法,不是在海底挖一條水渠……而是強行催化,讓其自行尋找路徑。

    如此想著,這世界的‘身體’中,大陸北面的冰川淨土之中,一道白色狂風如巨龍一般沖天而起,狂風之中,是無數的冰晶碎片,它在數萬米高空盤旋,吸附了方圓幾千裡內的雲層與多餘的寒氣,然後一路向北,直接扎入北海。

    這是催化洋流的寒氣,也是洋流神通釋放所必須的。

    一時間,因為太多的寒氣注入海水,再加上冰川淨土的效應,大量的海水溫度不斷下降,密度增加,最終停止在即將冰凍的臨界點之前。

    而此時,從外表看是看不出什麼的,大海還是大海,幾百平方公里,幾千,乃至幾萬平方公里的海面也沒什麼變化。

    但是當無數微小的變化彙集起來,在上萬裡的海域之中,一條寒冷的漩渦正在形成,並且形成的速度與規模都非常大。

    這漩渦大約有兩千多里,正對著冰川淨土的核心。

    因為冰川淨土此時也在不斷的汲取海水,不斷將其凍結成寒冰,再加上低溫造成的密度縮小,於是此地的海水數量就大幅減少,結果引來其他區域的海水注入,幾個方向的海水一衝,就成了旋渦。

    旋渦一成,就有一條接一條的洋流被旋渦拋射出去,有的洋流會半路夭折,有的會向前行進若干距離,有的流量較小,總之就像是測試風洞一樣,洋流的拋射每個角度都要正好才行。

    而在正確結果沒有出來之前,這個漩渦必須一直存在。

    好在這種測試哪怕包含著超級複雜的計算,也不會持續太久,當更遠處的海水因為減少而向這裡匯聚,並形成新的推動力量,注入旋渦,修改旋渦,讓漩渦變得更大更強的時候。

    終於有兩條從旋渦之中拋射出來的洋流穩定下來,並逐漸形成規模。

    它們都是向西流淌,中間又與另外一個小型旋渦相遇,匯合成一個新的洋流,這回直接注入西海足足三四千裡,根本就不會按照李斯文的意思,沿著大陸環繞。

    不過他也不急,從冰川淨土那邊形成的洋流只是初步,第二步,還在崑崙淨土這邊。

    此時李斯文就退出全圖視野,落在崑崙淨土的主峰上,也顧不得去詢問熊爺和虎爺在這裡開卷到了什麼程度,就開始選擇崑崙淨土的四種淨土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