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好難起 作品

第18章、三年又三年

 清晨。


 一聲雞啼喚醒了這個小村莊,人們在哈欠連天中揉著眼睛翻身起床,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這是一個洛陽城旁邊的小村,名叫杜康村,以盛產美酒而聞名,但是更重要的是杜康村的位置。


 杜康村位於洛陽城南十里,每天早上想要進洛陽城的人,都會在杜康村休息一下再進城,到了傍晚,離開洛陽城的人,也會在這裡歇歇腳再走。


 這裡每天人來人往,熱鬧的像是每天都在趕集一樣。


 黃小石帶著兩個門人來到了這小村中,簡簡單單地吃過早飯後,兩個門人到村頭擺攤賣藥去了,而黃小石一個人在早點鋪上喝茶。


 這是一個擺在村裡的早餐攤,只有兩個桌子和幾個小凳,吃了早飯的人們,可以在老闆這裡喝著無限續碗的鄉野粗茶。


 黃小石慢吞吞地在這裡喝茶,他其實不是在喝茶,黃小石是在等人。


 這小半年來,黃小石天天帶著門人來練攤,整個杜康村的人都認識這位喜歡身穿黑衣的年輕人。


 因為害怕錯過,所以黃小石每天都要守到下午日頭快落山了才肯走。


 通過風雨無阻的練攤經營,現在杜康村的丹藥生意特好,每天三揹簍的丹藥不到中午就賣完了,那些走南闖北的貨郎,都喜歡買點丹藥帶走。


 今天是8月26日。


 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黃小石心中的焦慮感越來越盛。


 ……


 時間過得很快,這已經是黃小石來到這個世界第六年了。


 在火拼掉王二合併神農門後,神農百草門通過這三來年的不斷擴張,已經完全壟斷了西南地區的丹藥供給市場。


 準確的說,在神農百草門之外,原本是沒有丹藥售賣市場的。


 神農百草門所售賣的這種丹藥類似於黃小石穿越前的中成藥。


 要知道,就算是黃小石穿越前,中成藥的市場化道路也是異常的曲折的,而且一直以來都有人動不動就拿中成藥來說事。


 放在現在那就更不提了,很多人對中成藥不光是懷疑,而且是不屑和排斥。


 醫者普遍認為,人吃五穀得百病,就算是每個人的病例相同,但是病根往往不一樣,就算是病根一樣,每個人的體質也不一樣,就算是每個人的體質都一樣,每個人的生活情況也不一樣。


 有個俗語叫“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同樣的,醫者認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病。


 既然病都不一樣,肯定要講究對症下藥。


 這時候你搞一種藥給所有人吃,甚至只要症狀相同或相似就可以吃,在這些醫者看來,說得好聽叫藥不對症,說得難聽點叫謀財害命。


 但是,現在這世上有很多人,他們對廉價藥物是有非常迫切地需求的。


 這個世界裡,絕大多數窮人和很大一部分普通老百姓,他們生病了後是請不起大夫的。


 大夫出診是要收出診費,歷朝歷代無論物價怎麼變化,大夫的出診費都不低,類比相當於是當地普通居民10天的生活費。


 如果是名醫,出診費還得翻倍。


 雖然說有一些大夫對窮苦老百姓會有減免診費的情況,但是畢竟是少數。


 大夫他全家老小就靠診費吃飯,哪裡能次次免費。


 大夫之所以如此稀缺,是因為學徒制度下培養一個大夫需要極長的週期,還面臨了極高的淘汰率。


 腦袋不聰明的不行,沒耐心毅力的不行,心術不正的不行。


 上百個學徒,通過長達二十多年的學習後,終於出師的不過寥寥數人。


 再加上家族傳承的把控,大夫一直都是極為稀缺的職業。


 鄉下人看病,如果是要請大夫到家裡,不光是要來回包送,還要給翻倍的出診費。


 看個病,花了大價錢把大夫請來了,那只是看病。


 抓藥還要另外給錢。


 有人腦筋靈活起來了,說我不看病了,我找別人的方子去抓藥。


 不好意思,藥鋪不賣。


 首先是因為大夫在寫藥方之前,會先寫一段病情說明,再寫一段自己的治療思路,最後那點才是藥方。


 就是說,每張藥方其實都是一個完整的病情診斷書。


 這上面是有寫病人的名字的。


 你拿別人的藥方過去,藥鋪的夥計一看,藥不對人,對不起了,不敢賣。


 同樣道理,一個方子你連續去抓藥吃三五次了,再去時藥鋪的夥計就客氣地對你說,不好意思,這方子吃到頭了,你得找大夫再看看你的身體情況。


 隨著治療,病人的病情會發生變化,這時候需要複診,重新對藥方進行調整。


 就猶如沒有兩個病是完全相同的,藥方也沒有兩張是完全相同的。


 同一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病情會發生變化,大夫會根據病人眼下的實際情況,替換藥性相近的藥材,或是對相同的藥材分量微調增減,以讓藥更匹配病人的病情。


 因為天然藥材裡的有效成分含量非常低,每一次大夫都需要將藥材的最大藥性給發揮出來才行。


 不然就會出現看準了病,抓對了藥,因為劑量不足導致病人久治不愈甚至病情惡化。


 如果說每個病就像是一道門,當前的病情就像是門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