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盞粗茶 作品

第1785章 就得互相幫襯 下

  當然了,對於喬伯瑞來講,也是有幫助的。

  你不管張羅啥事,都得有能夠捧場的人才行啊。

  你光張羅,在地方財政這麼吃緊的情況下,可真不是誰都能舉起小手,把這個事給接下來。

  光華縣是有修路經驗的,自然知道這是需要花費多少的資金。

  這也是老爺子笑而不語的主要原因,你說陳富貴搞“串聯”也行,你說他在團結同志也中,就看你從哪個立場上來考慮。

  “在這方面啊,我的感觸更深一些。”趙旭東說道。

  “跟富貴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他們的行動力。發現漁村往外走的路不好走,直接就拉來了山皮土,把路給修上了。”

  “也正是有了這條好路,漁民們打上來的漁獲能夠賣更高一些的價格,漁民們的日子也都好過了。”

  “在來光華縣考察的時候,往葫蘆村去的時候,不管是路過縣城還是鄉鎮,那個路啊,都是暢通無阻,是真好。”

  “我們下半年原本也是儘可能的維修一下我們的路面,有一條好路,老百姓買了三輪車和四輪車,幹活也方便啊。”

  “路確實是很關鍵,到時候在我們農場,主要的路段也得重新歸置一下。”王明昌接過了話茬。

  “去年和今年我們都添置了一些大型農用機械,幹活的時候是真的得勁。不管是耕種還是秋收,都是一大臂助。”

  “但是沒有一條好點的路是真的不行,去年我們秋收的時候就吃了這個虧。來回運輸糧食的車子跟不上,收割機就只能是幹一會、歇一會。”

  “我們又採購了一些小四輪和三輪車,今年的秋收應該能夠提前完成任務。別看我們今年又多種了不少地,那也都能完成。”

  他的話得到了其餘農場場長們的認同,他們那邊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以前是在田裡勞作的人力不夠,都別說小四輪了,就算是用農場的馬車拉都來得及。

  但是現在不成了,那些收割機收糧食是真快,反倒是運輸有些拉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