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言書 作品

第75章 水車式釣魚法

    第二輪比賽的地點和第一輪不同,兩個區晉級的選手,是被分別帶到了各自區域獨立的大院子內。

    這個院子的環境並不是一馬平川,大相徑庭,中間是分隔著許多的擋板。

    擋板上總共有二十個編號,與之所對應的,便是藍區晉級二十人之前的釣位編號,想必紅區也是類似的佈局,將每個區晉級的選手分割成個體,每個小隔間裡,都架設有單獨的轉播設備。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曲驍進入了編號128的隔間裡面,這個隔間的空間一點都不小,整體呈長條狀,遠處還有一個小且窄的深坑。

    面對這個佈局,曲驍頓時感覺到似曾相識,類似的情景他在鯤之漁的後院曾經歷過,當時陳叔讓他垂釣的點位,就和眼下的境況非常相似。

    此刻,曲驍心裡暗暗吃驚,陳叔之前的行為,莫不是在提醒自己?

    只可惜那時候自己並沒有理解陳叔的用意,跳過了拋竿練習,這下子是要自食惡果了。

    很快,所有選手都進入了與自己編號對應的隔間,廣播被開啟,另一頭開始宣讀第二輪比賽的規則。

    和第一輪比賽有差異,第二輪比賽雖然也是淘汰賽,但選手之間是互相不可見的,如此設計自然是和這輪比賽的規則有關,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性,賽事組是特意做出了這樣的設計。

    比賽名稱叫作“深坑垂釣”,顧名思義,是要讓選手們釣起深坑之中的魚來判決勝負,賽事組在每個選手的深坑之中都放了三種魚,按體型區分,可區別為“大魚”“中魚”和“小魚”。

    每種魚的具體數量暫不明確,但能夠知道的是,這三種魚的數量比例並不均衡。

    換而言之,某一種類型的魚量可能很大,作為坑中棲息的主要魚群,它們會對選手完成目標的過程進行干擾。

    而選手們要做的,就是判斷出數量僅有一條的那種魚型,這種魚型在每個坑中都是相同的,這也是為什麼賽事組要做隔斷的原因。

    為了避免通過偷窺攝取信息,賽事組特意將每個選手單獨擰了出來,這樣就算有人上魚了,其他人也無法通過其釣上來的魚,來判斷出坑中的目標魚型到底是什麼。

    為了方便確認目標,賽事組還在目標魚型的身上掛了一個銅標,只要選手能釣起那條掛有銅標的魚,就表示完成了任務。

    這輪比賽的核心機制依然是淘汰,根據完成任務的先後順序,每個區最終會有十人進入最後的決賽階段。

    規則就是如此,廣播很快就講述完了一遍,曲驍接收信息的程度很完全,稍微整理了下思路,他就明白了這場比賽的奧義。

    看似是賭運氣,實則卻是對選手調配餌料能力的考驗。

    眾所周知,想要獲得釣魚高手的稱譽,光有技術是不夠的,這個頭銜之下的人還需要對釣魚一行有足夠的瞭解,才有資格配得上這樣的名號。

    而這輪比賽,就是考驗選手們對於魚口的認識,如何調配出合適的餌料定向上魚,是每個釣魚高手都需要經歷的試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