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滄月 作品

第879章 :1977大建設

  至於兩個附屬工廠,分別是印刷廠和炮瞄雷達總裝廠,這兩個廠子的負責人則是由陳尚和楊鐵民擔任。

  經過調整之後,整個研究所的人員配置更加的合理,分工也更加的明確細緻,再也不是之前那個只需要負責搞研究的二級所了。

  部門調整是個細緻活兒,儘管有裝備部的那幾位大佬的支持,但此次調整依舊持續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

  4月初,八寶梁研究所終於完成了所有科室的設置以及人員的調配。

  至此,八寶梁研究所也終於完成了華麗的蛻變,成為了一個完全獨立運行的一級研究所。

  在此期間,姜老等人也幫了他們不少忙,先後給他們這邊調撥了50萬的建設資金和30萬的科研資金。

  這讓八寶梁研究所幾近枯竭的財務,再次變得寬鬆了起來!

  同時,在得知研究所這邊缺乏工人後,姜老又從東北地區的各個軍工廠,給周揚這邊調集了200名優秀的工人。

  此外,姜老這邊大筆一揮,又將正在八寶梁村搞建設的這個工兵營直接劃歸了他們研究所。

  有了錢,有了人,接下來研究所要做的就是抓緊時間修房子,搞擴建!

  而後,在兩位規劃院專家的指導下,八寶梁研究所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那兩位專家的分析和評估,研究所之前的那個方案存在極為嚴重的安全隱患。

  而且所有房屋都圍繞西坡的研究所修建,功能佈局又雜又亂,完全不符合規劃要求。

  隨後,兩位專家直接將那個方案徹底的推翻了,又耗費了三天的時間,在瞭解了研究所的需求後,重新制定了一份全新的擴建方案。

  根據這個方案,研究所直接被分成了五個部分。

  主體部分還是在西坡這邊,但是卻把印刷廠、炮瞄雷達總裝廠、兵營以及家屬區都給分了出去。

  根據新方案,西坡這邊主管科研和日常行政管理,除此之外,其它的什麼都不用管!

  同時,專家建議在西坡與村子之間劃出一塊地建家屬區和軍營!

  顧名思義,這兩個地方分別是給研究所的家屬以及隸屬於研究所的士兵居住的。

  只是這兩個地方雖然靠近研究所,但是卻不會和研究所相連,更不會相通。

  與此同時,兩位專家又在八寶梁村西南,靠近小河溝的位置挑了兩塊無法耕種的灘塗地,用來建印刷廠和炮瞄雷達的總裝廠。

  之所以不將這兩個廠子建在西坡附近,一方面是西坡這邊已經沒有合適建廠的土地了,要是強行建的話就得佔用村裡的耕地。

  再就是工廠一旦開工,噪音實在是太大了,將嚴重影響研究所的正常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