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滄月 作品

第1624章:大幕拉開了!!!


                 1991年5月20日,在經過認真的研究之後,周揚終於向遠威集團下達了收割毛熊聯盟的命令。

  根據周揚的命令,此次收割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大量拋售手中的盧布,將其換成美刀、英鎊以及黃金實物等等,利用盧布貶值賺取匯率差。

  第二方面是擴大外貿生意,利用毛熊這邊各類物資瘋狂漲價的機會,賺取利潤。

  第三方面是針對毛熊聯盟徹底崩潰後,利用其是社會經濟秩序全面崩潰,盧布大幅度貶值的機會,大量抄底對方的高端武器裝備、工業設備以及技術、人才等等。

  隨著周揚命令的下達,整個遠威集團迅速行動了起來。

  事實上,這樣的行動幾年前就開始了,只不過遠威集團和環球銀行都只是秘密進行,並未公開。

  就比如說早在三年前,周揚就已經讓閆耿東著手拋售盧布的事情了。

  從85年開始,遠威集團就在毛熊那邊以投資金融的名義開設了環球銀行,並吸納了大量的盧布。

  由於環球銀行的利息較高,且信譽和服務態度遠超毛熊的國有銀行,所以到1987年底的時候,環球銀行吸收的存款就達到了八千億盧布,位居毛熊聯盟所有銀行第二位。

  周揚很清楚,隨著毛熊經濟一路下滑,盧布的價值也會一路暴跌。

  因此,必須要在盧布大幅度貶值前,將手裡的盧布換成保值的美刀、英鎊,亦或者是黃金實物。

  但盧布不像美刀那樣,具有世界貨幣的屬性,並不能隨意在國際市場上自由流動。

  因此想要將手裡的盧布拋售出去,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其花出去。

  於是乎,從1987年開始,遠威集團設在毛熊那邊的團隊和機構便開始了有針對性的行動。

  一方面,他們趁著毛熊方面取消了出口管制的有利機會,獲得了多家企業的出口權限,並利用這些出口權限將手裡的盧布轉化為美刀、英鎊以及德國馬克等外匯,甚至是實體黃金。

  說起這事兒,就不得不說一下毛熊聯盟在經濟政策方面的取死之道——下放外貿出口權。

  作為一個計劃經濟主導下的經濟體,一直以來毛熊聯盟的外貿出口都由國家指定企業執行,這一點和我們國家之前執行的政策是一樣的,普通工廠企業是沒有這個權利,也沒有這個能力的。

  但在1987年,政府為了解決外匯短缺的危機,給予了一些企業出口產品的權力。

  一年後他們乾脆取消了外貿部,改為對外經濟聯絡部,這使得企業擁有的權利更大了。

  於是乎,遠威集團便抓住這個機會,迅速拿下了多個品類產品的出口權,並利用外貿公司以及集團渠道,將毛熊聯盟大量的工業產品賣到了華國和中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