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心湖靜 作品

第三十二章 國恆亡

    所謂的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

    所謂的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亦不走。健兒無糧百姓飢,誰遣朝朝入君口。

    這些都是形容官府為官者的,雖然也有清官,好官,但那些又有幾人,大多是各種伸手。就算不為自己,也會因為人情的原因各種情不得已。

    張凡他不願為官,也不信官,當年家族讓他為官,他就抵死不從,最後離家出走,行走江湖。這正是那次的江湖行走,讓他遇到了那桃花樹下的黃衫女子,從相遇到相知,到喜結連理。他們也曾花前月下,互道永不相負的盟約,也曾巴山夜雨,詩裡說情話。

    只是自己是否還能回到那個生他養他的地方,他現在能做的只有給予自己堅強,用以不讓自己放棄。

    府衙內終於有官員從內走出,到至門口,先向堵門眾人行禮,然後才道:“諸位鄉鄰,不是我不收諸位的捐獻,只是今年的秋日的歲貢已經收過,再收就是違背國法。違背國法多收百姓錢糧者,剝皮揎草,諸位父老相鄰可千萬不要害我。”

    張凡聽著官員之言,不由一愣,竟然是百姓自發來捐獻所得,這和自己所想可不一樣。再看此位官員,年約四旬,生得面圓耳大,鼻直口方,只是面色微黃,身穿的官服看上去也甚是破舊,腋下與長袖之處還有幾個補丁。

    張凡不覺略微沉思,此官像是極為清廉,官服有補丁,這也不能說這官員一定清廉。但是面色發黃,這是長期營養不良的表現,這就不會是偽裝出來的。想到這裡張凡不由的有些佩服這位秦朝官員,自問自己不一定能做到如此的清廉。

    正在此時,人群中一位老人向前一步施禮道:“大人,西南戰勢將起,這些年邊關物資緊缺,我等民眾身處後方,蒙前方眾將士以命守護安定,難道我等不該拿出些自己所獲,給與他們一些幫助麼。這也是我等民眾氣力衰竭,並不曾修的煉體之術,如果能再年輕個十歲,我怎麼都要前往前線關隘。只是現下我們能做的就是將省下的口糧麻衣盡數捐出,讓關隘之上的將士吃飽穿暖,怎麼也不能讓將士們在前方廝殺,還要忍飢挨餓,你說是不是大人。”老人說完,焦急的看著眼前的官員,滿臉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