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染衣 作品

第一百六十三節 鱉子門

    門海天號在高雄待了三天,沒有遇到期望中的土著帶路黨,尊平因為時間有限,沒有再多逗留,拔錨起航繼續北上。

    經過一天的航行,當晚夜泊臺灣本島以北68海里處的福建海壇島。海壇島是中國第五大島嶼,南北最長約27公里,東西最長約18公里,面積309平方公里。

    根據大圖書館提供的資料,海壇島從宋代開始就有了開發,而且更讓人意外的是宋代在這裡設置過牧監,專門放牧馬匹。可見此地的水土氣候適宜馬匹生活繁衍。

    海壇島在明代已經有四五萬的人口,就規模來說,比他們經過的南澳島還要大。海天號在這裡花了二天時間進行考察,和在南澳島一樣,他們一登陸,島上軍民就戒備森嚴,但是無人試圖驅逐或者消滅他們。任他們在島上游蕩。

    海天號在六月二日進入了杭州灣。在海寧附近下船錨。第二天天一亮,李子平就指揮海天號靠近鱉子門,準備進入錢塘江。按照計劃。鐮軍要求海天號勘探出錢塘江中的航道,以備需要時候海軍艦船直接駛入錢塘江。

    錢塘江入海口江道主槽歷史上曾發生多次變遷。最大變遷正發生在明、清之際的“三門變遷”。

    歷史上在南岸蕭山龕山與北岸海寧之間,先後有三條入海通道,稱之為“三門”:龕山與赭山之間江道寬約62公里,稱南大門。兩山對峙如門,古稱海門。龕山之旁有一小山,形如鱉,又置海門之中,所以又稱為鱉子門。赭山與河莊山之間江道寬約17公里,稱中小門;河莊山與北岸海寧海塘之間江道寬約105公里,稱北大門。江道主槽變遷經歷先走南大門,二走中小門·三遷北大門3個時期。海天號來到這裡的時候,正是江道主槽通過南大門的時候鱉子門地形險要,為群山山夾一江的險要之地。在明代是杭州防備倭患的第一門戶。控制了鱉子門,就能防止海上的入侵者請入杭嘉湖地區。嘉靖年間·浙江設置六衛備倭,這裡由海門衛負責防禦。

    李子平不知道鱉子門一帶有多少防禦設施他倒是不擔心明軍的火力,而是擔心不清楚當地的航道狀況,萬一在江面上擱淺,火力有限,兵力不足的海天號就會成為刀俎下的魚肉。

    因而李子平十分小心,接近鱉子門的時候便已經全艦戒備·同時將船上的划艇和小發艇全部放下,划艇在前頭測水領航,小發艇在四周來回巡弋,掩護船隻航行。他小心的命令保持鍋爐的氣壓江海口的水流變幻莫測,水文資料不足,又沒有足夠機動力的話很容易擱淺觸礁。

    根據偵察和蒐集來得情報資料:鱉子門是有明軍的,還有堡壘和炮臺。海天號的突然出現引起了周圍的全面告警。但是和沿路行來的狀況一樣,沒有任何明軍水師的船隻出來試圖驅逐他們。顯然明軍對海天號這樣典型的歐式船隻是有戒心的·他們在多年和這些歐洲海盜商人打交道中知道這些船的火力優於年久失修的水師船隻。因而他們秉承以不變應萬變的政策,緊守堡壘,絕不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