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染衣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一節 北上和東進

    “他們現在哪裡?”

    根據偵察騎兵的報告,孔有德率部離開吳橋縣城之後,一路往北走了大約二十里,屠滅了一個大村落,隨後就失去了消息。

    “……現在還有幾組人一路搜索過去,最新得消息還沒到。”

    朱鳴夏打開地圖,在地圖上標註了孔有德的最後蹤跡。從地圖上看,如果他要繼續北上山海關執行增援大淩河的任務,他應該往東走,而不是突然向北。往北那東光縣和南皮縣,和北上山海關的路線差得很遠。

    “他跑到東光和南皮做什麼?”陳思根有些疑惑“莫非……”他注意到地圖上這兩個縣城都在運河岸邊“他不會是想去搶劫運河上的船隻吧?”

    大運河是南北交通要道,每天在河面上航行的船隻都是成百上千艘,顯然是一個極有油水的目標。

    “不,他不敢得。”鹿文淵搖頭“公然帶兵攔截運河船隻,那就是造反……”

    “他本來不也造反了。”

    “這倒也是。”

    朱鳴夏說:“我估計:孔有德北上東光南皮,要麼是打算在運河邊上大幹一票,要麼就是純屬虛晃一槍。”

    他認為後者的可能性比較大。

    假如孔有德有心造反,在吳橋就可以動手,沒必要趕到南皮或者東光去,一個吳橋縣城也夠他搶劫了。他避開吳橋縣城北上,顯然有撇清關係的成分在內,一旦朝廷要追究起來,他可以賴賬――他的路線原本就不是往北走。

    “……孔有德的人馬是騎兵,機動速度很快。他完全可以一路向北,沿途屠滅好幾個村子,大撈一票,再突然折向東,回到原先的路線上繼續往山海關去。糧草充足的情況下,騎兵部隊一天走40公里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這樣一來,他豈不是就不在山東造反了?”

    “的確有這樣的可能性。”鹿文淵說道“不過,在歷史上,孔有德一開始並沒有造反的意圖,吳橋兵變他本身有被迫參與的成分在內。決定發動兵變的,主要是下層軍官和士兵。”

    這說明山東的東江舊部中,叛亂的情緒一直存在。孔有德在吳橋兵變,一到登州就獲得了耿仲明等原東江舊人的響應。在整個登州之亂中,叛軍不斷的得到原東江舊部的響應支援,壯大很快。

    “深層次說,原東江舊部的兵變是一種必然。只要看看山東的局勢就知道。”

    鹿文淵在山東待了幾個月,和教會、官府、軍隊和百姓都打過不少交道,在他看來遼東軍的叛亂是一種必然。山東的客軍主軍衝突不斷,又地瘠民窮。縉紳豪強權勢又重。長期被排擠歧視的遼東軍積聚了足夠多得怨氣,只是缺一根導火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