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染衣 作品

第二百七十五節 開飯

    “我看難民身上的破衣爛衫也可以堆肥……”

    “那倒沒必要――再破也都是棉麻製品,洗乾淨了造紙就是。洗衣服的水拿來堆肥……”

    “靠,你是不是準確調到企劃院去。”

    因為艙室裡會塞滿了難民。為了向這些地方輸送新鮮空氣,在甲板上安裝了通風筒,在船頭方向安裝了科技部開發的無動力風機來收集空氣,然後通過一個布制的導管輸送到船艙內――只要保證通風,就可以大大減低大量人員在長途航海中的死亡率和患病率。

    在船的側舷,還有一些伸出船舷外的滑槽,這是為難民艙室安裝的滑槽式廁所,屎尿糞便直接排入大海,保證艙室內的空氣質量和避免衛生汙染。

    最後,還專門為孕婦和攜帶嬰幼兒的婦女單獨開闢出空間較大的艙室,以保證嬰幼兒的存活率。

    h800型為載重800噸,實際標準排水量1200噸。按照黑奴貿易的運輸模式,大概每2噸排水量可以運輸一個奴隸,代價是死亡率極高。眼下元老院急需人口,當然不能承擔如此的死亡率。因而裝運量要少一些。

    不論從屺姆島航渡到濟州島還是高雄,或者高雄到香港、臨高,航渡距離都比較短,即使遇到風向海況都不理想的狀態,最長航渡時間亦不會超過一週,因而食物和淡水的攜帶量可以儘量壓縮,而多裝人員。

    每人每天的伙食供應為每天相當於1400大卡的救濟餅乾,每天再供應1.5升開水供飲用。根據衛生部門的計算,這個供應量可以維持難民安全的抵達高雄。

    進過精密的計算運載量、貨物種類和貨物體積,最終聯勤總部做出的運輸方案是每艘h800裝運400人。不論男女老幼。

    轉運是在凌晨天剛剛亮的時候,由手持棍棒和上刺刀的步槍的步兵連封鎖整個營區,隨後接著分發早飯的時候由管營頭目宣佈要將他們送往浙江“屯田”――臺灣當時是蠻荒之地,別說山東百姓根本就沒聽說過,就是聽說過也知道那裡不是什麼好去處。相比之下江浙到底是富庶之地,說去當地墾荒,阻力要小很多。

    從營房到棧橋還有一大批從臨高運來的宣傳人員。一個個都是滿臉看著就喜興的中年婦女,熱情洋溢的打著招呼扶老攜幼,還顛來倒去的用不大熟練官話說:“到了浙江那邊就好啦!飯敞開吃,管夠!大夥賣力氣餓不死人!主家是好人啊!”

    在半強制半哄騙的狀態下,因為長期被控制飲食而精神渙散,幾乎完全是木然的難民被人指引到登船的舷梯上去。第一批難民二千人登上了五艘h800貨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