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染衣 作品

三百七十節 民樂團

    臨高縣城裡,中央實驗藝術團和格子裙俱樂部發生爭論的“文藝大院”內,此時正是熱火朝天。從外面走過得人,即使隔著高牆也能聽到裡面傳來的琴聲和歌聲。大門口不時有用澳洲裝束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青年進出:大多是年輕的少女。

    為了即將開始的校園文化祭這一推廣“新文化”的盛事,從一個月前,元老院屬下的剛建立不久的新文藝團體都開始了緊張的排練。

    要說新文藝團體,整個臨高連業餘的都算上,也不過四個而已:首先是包羅萬象,下面分團牌子已經做好十幾塊的文宣部直屬中央實驗藝術團,然後是元老私人贊助格子裙俱樂部,最後是女子文理學院和芳草地的學生業餘藝術團。

    除了兩校的藝術團因為是業餘的比較超然,另兩個團體都憋著勁在文化祭上大顯身手。誰能在今後的資源爭奪戰中獲得優勢,就要看這三天演出中在元老們心中掙得多少印象分了。

    在大院裡的樂隊排練廳內,一場排練正進入尾聲。隨著最後一個音符的落下,已經顯得疲憊的團員們開始在摺疊椅上扭動身子,舒展下痠痛的筋骨。

    這是中央實驗藝術團屬下的第一個演出團體:中央實驗民樂團。雖然岡本信野心勃勃,一心想搞輕歌劇,但是在¢♂長¢♂風¢♂文¢現實面前還是敗下陣來――眼下連給輕歌劇伴奏的管絃樂隊都湊不出來。不得不按照東方恪的建議,先從基礎比較好的民樂團入手。相對於樂器和樂手幾乎是空白的西洋管絃樂隊來說,傳統民樂團無論是樂器還是樂手都比較容易找到。

    大多數現代民樂器在本時空已經出現――即使還沒有出現或者只是原始版本。在給樂器工匠們看了相關的資料之後他們也很容易仿製出來。樂器籌備上幾乎沒什麼困難的。

    倒是演奏員,雖然從難民中可以招募到相關人才。但是民樂團的演奏模式和傳統民樂的絲竹演奏是不一樣的。而且樂工樂戶們演奏樂器多靠口傳身授,能看懂工尺譜的人都不多。更談不上有什麼音樂理論,遑論什麼聲部音域之類的概念了。

    “怎麼樣?這次合奏還可以吧。”岡本信有點焦急的問從指揮台上下來的南宮浩。

    南宮浩三十多歲,穿著白色的立領襯衫和磨砂牛仔褲,雖然頭髮不長,但是卻很有藝術氣質。作為元老院裡的專業作曲編曲人員,在藝術團裡和柳水心一樣是業務骨幹,同時還是格子裙俱樂部拼命籠絡的對象。此時他因為連續的排練,額頭上全是汗水。

    他接過女僕送來得毛巾,擦了一把臉。展開眉毛:“比前幾天好多了。就是低音部分的演奏水平差了些。演奏員還得有個習慣的過程。”

    傳統民族樂器都是以高中音為主,缺少低音樂器。現代民樂團參考西方的編制分為吹、彈、打、拉四個家族。樂團的整體音域較大,每個家族都有高、中、低音樂器。這些低音樂器:諸如低音鍵笙、低音嗩吶、革胡等等近代發明的。在明代別說有人會演奏,就是看都沒人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