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染衣 作品

二百三十八節 除舊佈新(一)

    幾個月下來,市警察局已經大致掌握了關帝廟人馬的情況。

    慕敏打開圖板,開始介紹關帝廟人馬的具體情況。

    “關帝廟人馬的組織源頭起於何時,已經無從考究,該組織並無明文記載的歷史,在文人筆記、歷代府縣誌中亦無記載。不過,從我們調查胥吏老人和本地的市民、縉紳,確認至少在隆慶年間,該團伙便已存在了。

    “關於他們的來歷,關帝廟人馬有一種說法:說高團頭的祖上是個叫花子,元末師從周顛道人,周老神仙當初當初破衣赤足周走天下,助太祖得江山,事畢拂衣而去,難覓仙蹤。留下傳說眾多,這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太祖徵陳友諒時,船行至安慶,風平浪靜,船隻無法前進。周顛口唱‘天下平’。對朱元璋說‘船跑起來了,風就跑起來了’,於是朱元璋派人用纖拉船,馬上狂風大作。之後周顛告去,朱元璋屢次挽留未果。建國後又去廬山周顛修隱之處尋訪未果。只能寫下《周顛仙人傳》留在廬山緬懷故人。太祖愛屋及烏,便要封高家先祖做個將軍的。可週仙人早就告誡弟子,其命中無三福中缺官祿。太祖便賜下御賜杆子,封為廣州總團頭。在關帝廟設立總竇口。這個傳說雖然無法證實,但是說明該團伙的確有官方的背景。”

    乞丐雖然危害巨大,但因為缺乏足夠的紀律性,與政治訴求不會對王朝產生威脅。歷朝歷代都對其採取放任的態度。舊時代落後鬆散的社會管理能力和孱弱的經濟對乞丐現象無力處理,甚至在某些方面要依靠著他們。承認其合法性,利用其力量就成了許多中古社會政府的治理乞丐的唯一辦法。

    “可是他們的老巢並不是關帝廟,而是在金花寺……”林佰光疑惑道。

    “關於這個名字的源頭,據說是因為最早廣州總團頭所在地確是一座老舊失修的關帝廟,後來縉紳官員重修廟宇,竇口才遷徙到西關外的金花寺。”慕敏說著揭開了第二張示意圖。

    “目前在關帝廟人馬掛號的乞丐流民,我們沒有掌握確切的數字。據衙門裡老吏說,原先府縣衙門均有專門的乞丐名錄,必須登錄在上的才算是正式的乞丐。不過大家也都知道,眼下即使是大明的正式戶籍冊黃冊也是漏洞百出,更不用說這樣的名錄了。”慕敏看了一眼文件,說道,“我們通過各種方法進行推測,估算總人數大約有4000~5000人之間。這其中不僅有貧困無靠,鰥寡孤獨,殘廢……等被迫淪為乞丐的人,也不乏有身體健康,四肢健全,有勞動能力卻好逸惡勞的青壯年。”

    清水染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接著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