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染衣 作品

第一百三十五節 平靖陽山(二)

    “這是為何?”

    “且聽學生慢慢道來。這事要從另外兩人的來歷說起。先說孫大彪,這人祖上並不是陽山人,是從湖廣流竄過來的土匪,他祖上一來陽山就佔了大莨圩的幾家鋪面,專門壟斷與永化鄉瑤民的食鹽買賣。翻手就把鹽賣成金子的價錢。

    “他的鹽主要是三個來源,一是明面上的官鹽,二是走私的來的,三就是一些沒本錢買賣奪回來的。一些走陸路販鹽去湖廣或者去瑤排瑤寨賣的小販,一旦被他手下碰到,免不了都要被他殺人奪貨。至於綁票勒索的事情,孫大彪也沒少做。”

    王初一恍然大悟,難怪本地瑤民對鹽價的事情耿耿於懷。原來還有這麼一個原因!

    “至於馮海蛟,他是盤踞在青蓮圩的水匪,祖上據說是疍戶,經過好幾次火拼才佔下青蓮圩的連江河曲作為自家地盤,專門對過往船隻勒索買路錢,不從者劫其船貨,不單單這樣,還經常對來往的貨商強買強賣。”

    但是這些材料並不稀罕:王初一在對外情報局編撰的《陽山概況》中多少了解了一些情況,雖然不算詳細,大致也知道這幾個人。

    “縣長可知湘吃粵鹽、粵吃湘糧的說法?”彭壽安知道王初一有些不耐煩了。

    “請講。”王初一知道彭壽安要說到戲肉了。

    “湖廣熟,天下足。湖廣產糧而不產鹽,故而湖廣糧賤而鹽貴,廣東則反之。連陽一帶偏遠多山,所幸順江可一路直達廣州,而與湖廣只隔九凝山。翻山即可順江北上直達武昌。所以連陽在南鹽北賣的商路上,雖然地處偏壤,但也尚算繁華。尤其是連州,湖廣的商人買鹽,廣東的商人賣鹽,更是連陽三城最富庶之地。”

    彭壽安以上說的還是廢話,但王初一還是耐著性子聽了下去。

    “這三霸互相勾結,在青蓮集就把收到秋糧賣給南下的糧商,再用換來的銀子買鹽,運到連州賣給湖廣商人,再從湖廣商人那裡買糧填充縣庫。”

    還有這樣一手!王初一不由連連點頭,這些細節在《概況》裡的可沒有提到。不是在地主政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里面的門檻。這老官僚別看辦事不行,看事倒是明明白白的。

    這番話讓王初一確定了要先剿匪的心。原本他是打算先徵錢糧,再剿匪。現在看來不殺幾隻猴子,這合理負擔是收不上來的。

    “剿匪還有一用,”彭壽安見他的態度轉變,心裡很是受用,乾脆把自己在本地的做官心得說了出來,“連陽瑤民作亂,往往有本地歹人接應帶路,朋比為奸。若是斷了這根子,瑤民便是想造亂,也沒那麼容易。”

    這個情況倒不算意外,因為黃超曾經和王初一談過:本地土匪和瑤排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只要先把本地土匪清剿乾淨。瑤民再想下山劫掠就失去了嚮導。對促進地方治安大有好處。

    “彭老爺說得這些很有用處。”王初一由衷的說道,“看來我們還是要從根子上先治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