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與語 作品

592 空無與枯榮

    真海心裡悚然一驚。

    是啊,既然內心寸絲不掛,為何還要在意外衣的些許髒汙?若連一滴鳥屎都容不下,又如何做到內心的光明透徹、了無牽掛?

    真海舉袖擦了下額頭,有些沮喪,這麼一耽誤,他的心望劍就慢了幾分。

    幼蕖回頭俏皮一笑,真海想了想,絕不甘心師門因自己而被人這般鄙薄,足尖發力,心望劍加速追了上去,他細細打好腹稿,才道:

    “我修為尚淺,所謂寸絲不掛還停留在表層,確實是我著相了。

    “不過,我對於你所說普照與秘藏另有闡釋。佛光普照是說佛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眾生心,是說眾生只要願意,皆有被照耀的機會。

    “可是,那是指普通的義理,自然人人皆可習得。但鄙寺絕學是歷代大師精研窮究的結晶凝練,不是所有人都合適的。便是佛前金剛,亦是各有所長,亦各有所不能的。”

    “哦,原來貴寺珍藏絕學不外傳,是因為怕人家不合適,而非出於門派之見啊……”幼蕖恍然大悟地點點頭。

    真海想點頭,可有覺得有些不對,自己這般答竟然似乎是在強詞奪理?他感覺自己在為自家卓犖寺的不完美而狡辯,實在是有違不打逛語的門訓。

    特別是他看一臉天真的幼蕖好像被自己的強詞奪理給說服了,竟然生出種“騙人”的慚愧來。

    看著真海臉上一飛而過的愧色,幼蕖只作不見,又換了一個話題:

    “真海師父,昔日佛祖拈花一笑,道是有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那為何如今天下還有這麼多佛門經典?豈非說這些文字書成的諸多秘籍都是有違佛祖心意?”

    “這個……”真海一時沒轉得過來,又開始結巴了。

    幼蕖微微一笑,也不等真海回答,又道:

    “幼蕖曾聞得偈語云,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以我的愚見,此語說的是凡事萬物要見其本來面貌,由此窺知本質。

    “可是後來一想,此語又似說心當如淨瓶中水,潔淨不染,又當如青天白雲

    ,舒捲自由。可是,真海師父,我想來想去就有些魔怔了,心道這不是道家的清靜之理麼?怎麼佛門亦是如此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