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與語 作品

629 得見修煉者

    徐大娘走家串戶的見識了多少痴男怨女,又多活了這麼些年,什麼風情沒見過?

    衚衕尾的賣花娘子在街頭對誰都笑意盈盈,可她對衚衕頭的小木匠就笑得矜持淡淡,別人瞧不出,徐大娘卻是隻路過順帶看了一眼,就覺察出這倆人有些首尾。

    後來果然,兩人衣衫不整地被木匠老婆拉在大街上撕打了半天。

    再如,吳家小子讀過幾年書,人長得頗俊,斯斯文文,杜家二女兒卻是咋咋呼呼透著粗放,兩人怎麼看都不相配。兩家都到了年紀,媒婆跑斷了腿也沒想到將這兩個人拉到一處,只抱怨吳家小子太挑剔。

    可是徐大娘瞅到某一日杜家二女兒與吳家小子同行,主動熱情,笑容如花,心裡便有了底,隔了幾日去吳家一探口風,他家小子果然是願意娶杜家二姑娘的。

    一干只會羞答答暗示偷看的閨中少女氣得撕碎了手帕,誰想到吳家哥哥竟然喜歡的是主動熱情的類型!

    徐大娘這雙眼睛還沒看岔過。

    可這九兒與那戚大,她實在有些看不出來。

    鄉間兒女,本來就沒那麼多男女大防,不然,家裡也不會放心倆人出來一起做事了。

    也有個弟弟,隔幾天來一下,看上去傻乎乎的,根本不成阻礙,說這倆人是孤男寡女也差不多了。

    明明這倆人很熟識,明明鄉間這樣的情況多半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對。

    竟然沒私情!不合常理啊!

    徐大娘想到這裡,心裡一突,不合常理之處必有緣故,莫非,這對少年男女其實是掩藏了身份的修煉者?

    不能怪徐大娘想得多,也不是她有多敏銳,而是她幾十年的見識裡,關係不錯的未婚男女走在一處就該成一對。

    不談婚論嫁,當然就是別有所圖了。

    目前她的見識裡,自然又是以查找修煉者排在第一位。

    所以,非此即彼,徐大娘非常簡單直接地給出了判斷方向——若無私情,便是修煉者。

    且不說徐大娘是否誤打誤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