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與語 作品

638 三人在何處

    道門的同伴想想都心疼從前那個整潔文秀的小高僧,誰都不能相信那個清雅出塵的少年僧人變成了這個滿身油煙的小廚工。

    魔門的人更是想不到。

    魔門自然也有消息說道門這支歷練隊伍裡有個卓犖寺高僧的弟子,修為精湛、佛法高深,沉默寡言,落落孤高。

    魔門有身份亮在明面上的修士正在滿大街尋找道門的三條漏網之魚,只要發現端倪,立刻就有安排好的凡人來叫破其身份。

    可是眼看著日期將到終點,一絲線索也無。

    他們料得這三人定然是分開行事,不會聚到一處,不然被一鍋端的風險也太大了。

    這三個人中尤以出家人目標最明顯,無他,其他人都好混跡在凡人堆,而持戒的卓犖寺僧人卻是不易,只要盯著那幾個光頭和尚找就可以了。

    集市上確實有幾個和尚,卻都是普通雲遊僧人,最多是有些功夫的武僧,五大三粗,言行也粗俗,怎麼盯都看不出有靈力在身,更與消息裡飽讀經典的小高僧形象不符。

    魔門探子撓破了頭,也找不到符合卓犖寺高足形象的僧人,後來也算靈機一動,覺得可能人家會掩飾佛門弟子的形象,便擴大了尋找範圍,找那些裡下鎮新來人中吃素簡行又罕言的年輕人。

    結果,是看看這個好像,看看那個也有嫌疑,不吃肉的不愛說話的年輕人都被盯上了,卻沒一個能肯定。漸失耐心的魔門修士本著寧枉勿縱的想法,買通凡人喊過兩次赭衣衛士,卻是無用功,反倒落了不少嘲笑,失去不少信任。

    多少心思紛紜,多少暗流湧動,帶鉤如刀的目光萬萬千千交織得如網一般密,那五名修煉者,始終像深海的魚兒,沉默自如地在汪洋裡穿行,對外面的喧囂猜疑完全不沾。

    終於,到了大集的最後一日,寶鶴樓二樓雅座的門終於打開。

    “谷主在谷口迎接各位修煉者。”赭衣衛士躬身施禮。

    魔門幾人冷哼一聲,拂袖而起。

    胡嶠幾人互相看了一眼,心頭略松,亦含笑起身。

    阿海被楊謝拖著,說是去看熱鬧,他不甚感興趣的樣子:

    “有什麼好看的,這屜包子就要出籠了!我還要去前頭收些點心,上次的被你砸爛了,這

    次再不收,後面就沒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