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與語 作品

第1297章 初議通商事

 礁三長老他沒想到這位清華雅澹的李仙子會提出“通商”這個詞來,大為驚異。他還以為名門子弟都幾乎不食人間煙火呢!竟然懂得這些庶務! 

 幼蕖神情悠然,遙望上方水波折射的光亮,牽起許多回憶: 

 “是啊,不論道俗,其實很多道理都是通的。凡人亦可為師。凡俗許多國家將民眾分為士農工商四等,商人地位甚低。可是,照我看來,商人才是四等中最有活力之人。” 

 “農,因有土地,生活安穩,也就循規蹈矩趨於保守,生怕承擔風險,甚至害怕改變。他們的進取,也就是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種好,養個出息孩子光宗耀祖。而商人本性逐利,天生即有冒險精神,他們擴張、開拓,往往引發變革。” 

 “我們此刻,豈不就似凡俗人界的‘農’這一狀態?”礁三與荇十一異口同聲,皆有所悟。 

 礁三更是進一步接道: 

 “姑娘的意思是,我們與外界的溝通,可以從通商開始?” 

 幼蕖點頭: 

 “正是。其實,若不是見你們生出願與外界溝通的心意,我也不會給這個建議。物資上互通有無,是最好的溝通方式。對面肯定有自己稀缺的東西,以前苦求不得,一旦通商竟然唾手可得,難道還不打動人心麼? 

 “有時,什麼千年不改萬年不變的原則、祖訓都抵不過現實利益。一旦嚐到了甜頭,後面的溝通就會更加順暢,阻力漸去,積極性復增,漸漸的,雙方交往的,就不止於通商了。” 

 礁三聽得激動不已,他腦子也跟著幼蕖的話在動,便接了下去,道: 

 “對!從始於通商,卻不侷限與通商!溝通往來後,還能打開心胸,增長見識,就可以有更多的年輕人出去拜師,引入新風,可以為我族注入更多的能量!” 

 雖然肯定沒有說的那麼輕鬆簡單,也可以想見會這過程裡會有許多誤會與曲折,但這真的是一條可行且可展望的大路! 

 祈寧之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