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山客 作品

第333章 孝廉

    漢武帝就不能再推行道家的無為而治,因為那個樣子國家回血太慢!

    搞不好,大漢這邊還沒回血一半,匈奴那邊已經滿血滿藍復活了!這還打個屁啊!

    於是在這個時候儒家出現了,提出了一系列在當時屬於激進派的治國之策,既能增加國家稅收、又能加強了國家對地方的控制。

    比如收取手工業者的稅收,也就是說劉備編個草鞋去大街賣,是需要繳稅的。唉!好慘的樣子。

    再比如削減諸侯王的推恩令!

    儒家如此上趕著為漢武帝做事、分憂。漢武帝自然十分高興。

    再加上當時的情況,確實需要在朝中大換血一批。把崇尚無為之治的道家一派官員踹下去,然後換更能幹活的儒家官員上去。

    於是欣然同意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

    咋說吶?

    漢武帝也是要面子的,總不能說道家人都滾蛋,老子有新情人了!

    於是孝廉應運而生!

    為了達成朝廷內部大換血的目的,漢武帝進一步把察舉發展為一種比較完備的選官制度——孝廉!

    一是對於察舉人才的標準有了明確的新規定,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舉,開創了以儒術取士的標準。

    這就是赤果果的表明態度,老子愛死了儒家,想當官先披上儒家的皮。

    二是取士包括德行、學問、法令、謀略四個方面的內容。

    這是具體的考試科目,很像考駕照時的科一、科二、科三、科四。秀智商和操作就完了!

    三是察舉分歲舉和詔舉兩類。這個不用多說,就是考試的制度。

    歲舉為常科,每年推舉。而詔舉是由皇帝下詔察舉人才,是臨時性的特科。說白了就是朝廷急需用人的時候,加急考一次。

    怎麼說呢,因為這麼一搞,大漢儒家官員滿天下。所以沒啥特別情況,皇帝是不會下詔察舉人才。

    一旦下詔察舉人才,那就是遇到了儒家解決不了的專業問題,比如說神神鬼鬼的東西。

    要不然全是儒家官員的大漢裡,怎麼可能會突然蹦出一個神神叨叨的傢伙,把黃巾軍裡神之上使之一的張曼成給打死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