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仨人 作品

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

    很多人以為環保大督察,是在2016年後,才開始嚴厲起來的,其實這是一個先入為主的觀點

    如果結合2008~2009的世界氣候大會,加上次貸危機後的大基建,和國內日益嚴重的產能過剩,大量落後產能的內卷情況,在個別產業中,早在2000年就有徵兆了。

    而到了2016年,這種產能過剩的內卷,幾乎達到了一個高峰,官方不是沒有采取過措施,只是一直沒有辦法剎車。

    最後迫不得已下,只能採用嚴查環保的方式,大規模剪除過剩的落後產能,逼迫企業進行產業升級。

    所以對於雲檢平臺的出現,其實黃修遠通過秦勵章,和上面進行給多次交流。

    特別是六月中旬的氣候內部座談會上,對於雲檢平臺的檢測範圍,就達成了一個默契,那就是重點盯梢食品、藥品、日化品,逐步配合官方的佈置,當一條合格的鯰魚,逐步促進國內的產業升級。

    很多企業確實關係到就業,但這不是他們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藉口。

    更何況,這些企業的倒下,也促進了一批優良企業的崛起。

    華國自己的市場潛力非常巨大,如果要讓每一個民眾,都可以過上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那華國需要的商品規模,必須在現有的產業基礎上,進行重新調整。

    就以牛奶產業來說,難道蒙羊伊狸倒下了,華國人就沒有牛奶喝了?

    恰恰相反,他們倒下去,馬上會有其他企業替代上去,因為市場需求在那裡,不會缺少哪個企業,而出現完全停擺的情況。

    現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避免劣幣逐良幣的惡性循環,要反過來讓良幣逐劣幣。

    生產劣質品的工廠,可以提供就業,難道生產良品的工廠,就不能提供就業?

    既然雙方都可以提供就業,為什麼不選擇生產良品的工廠?

    資本家的貪婪,是永無止境的,他們可以為了利潤,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

    就業是一個表面問題,分配和再分配,才是根本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