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仨人 作品

第三百七十八章 舔狗養成

    失去草場的牧民,不得不遷移到其他草場,或者改變幾百年來的生活方式。

    靠近邊境的東方省,作為南水北調出境的第一站,獲得了不在少數的淡水資源。

    不過各大集團的圈地運動,也進一步逼迫牧民放棄遊牧,改為定居圈養。

    這個定居點的情況,只是時代的一種縮影,他們不再策馬奔騰,而是開著皮卡車、拖拉機,向豐民農業採購牧草、乾草、青儲料和精飼料。

    定居點內,李彬放眼望去,燧人系和華國在這邊的痕跡隨處可見。

    衣服、自來水、太陽能電池板、信號衛星鍋、生活用品、手機和電器、電視節目、食品,基本方方面面都被佔據。

    來到簡易的養殖場內。

    其中一個穿著皮衣的中年人,就是這個定居點的帶頭人巴根,用半生半熟的普通話,向李彬說道:“李兄弟,這就是我家的母牛,可以吧?”

    李彬並沒有馬上說話,而是拿出平板電腦,和助手一起評估了眼前的34頭母牛。

    漠北的牛種,雖然和蒙區大致相同,但是兩地畢竟存在一定的隔離,容易產生一些不一樣的個體。

    蒐集漠北的牛種,也是豐民農業的計劃之一。

    評估了兩個多小時,34頭母牛的品種、健康和年齡,被輸入了檔案庫中。

    “巴根,你家的母牛,適合做雜交母本的牛,只有16頭。”李彬說完,就將剛才噴圖了紅色標記的母牛指出來。

    巴根有些不解:“李兄弟,其他母牛不行嗎?”

    “要保證雜交品種的質量,母本一定要嚴格,不然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合格的牛犢。”

    “那好吧!”巴根還是選擇相信對方,畢竟東方省的很多牧民,牲畜遇到有什麼疫病,都會找豐民農業的獸醫站人員治療。

    而且這些牧民養殖的牛羊,95%都是出售給華國的收購商,其中糧食聯盟佔一大半。

    可以說,他們如今的生活工作和收入,徹底融入了糧食聯盟、礦業聯盟的體系中,很難擺脫這種全方位的滲透。

    越靠近南部邊境,這種影響就日益明顯和強烈。

    漠北以前的核心區,其實是中北部的烏蘭巴托,南部地區由於密佈荒漠化戈壁灘,人口、經濟、教育都非常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