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仨人 作品

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

      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參與了燧人系在承德的培訓班,然後去年年初,就正式成為豐民農業的一員,在承德負責一個玻璃溫室的種植場。

      直達今年年初,豐民農業正式啟動羅布泊開發計劃,在冀省調了一批人手,組建了開拓團,進軍羅布泊地區。

      家裡面的農田,李檀文都給了自己的大哥,他打算自己打拼,離開老家、離開冀省。

      作為人口大省,冀省人口太多了,人口一多,人均土地資源就變得稀少。

      因此豐民農業在開發大西北、蒙區、漠北和中亞的時候,都優先從華北、關中抽調人口。

      來到羅布泊快十個月,李檀文一開始還以為會非常難熬,但實際上,除了一開始比較艱難一些,之後情況就迅速改善了。

      現在燧人系的科技水平,自然不是幾十年前可以比的,大西北的緯度熱量相對充足,只要水資源跟上來,綠洲很快會恢復過來。

      他鋪設好一套噴霧管道,看著不遠處,那一望無際的紫花苜宿、飼料玉米,不由自主地感嘆著科技的力量,賦予了人類改天換地的能力。

      那條從河西走廊直插羅布泊的輸水管道,就宛如人類的血管,源源不斷的供應“生命的液體”。

      喘了口氣,李檀文脫下防毒頭盔,感受到一絲乾燥的風,但是比起他之前剛到這邊時,卻明顯溼潤不少。

      突然路邊,行駛過一輛運輸礦物的大貨車。

      李檀文一眼就認出了那車,應該是一輛運輸特殊礦物的運輸車,上面還標註著放射性物質的特殊圖案,十有八九是從封閉區過來的。

      再次戴上頭盔,繼續安裝噴霧管道。

      來羅布泊之前,他們就有了心理準備,不過公司承諾的房子和補貼,也確實吸引著這些員工。

      以前西北缺少水資源,可能將房子分配在羅布泊,讓人感覺不靠譜;但是現在卻不一樣,有了豐富的水資源,西北也會變得更加宜居。

      社會的發展,都是由千千萬萬的個體,共同推動的結果,而社會的發展,又會反過來,影響每一個人的方方面面。

      宛如那相互作用的力。

      謝謝各位親的支持(′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