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八十八章,托馬森南海漂流記

    “丁委員,唐院長如果是專門提的建議指出的方向,一定是有深意的,朝這個方向發展肯定能取得成果。”



    工程院第一次大會最後一次會議,所有學部的委員們聚在一塊兒。王大衍聽丁穎說了這個事,立刻來了精神。



    1951年他和唐華拆了一具蘇聯的原始夜視儀,第二年國產夜視儀就在朝鮮打得威風八面。然後是52年做到現在的“非接觸式掩膜”光刻機,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機器最後也做了出來。



    趙忠堯:“丁委員,唐院長跟你說的幾句話都記下來了吧?”



    丁穎:“我都抄下來了,一字不漏。”



    趙忠堯:“那就好。唐院長對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有天然的直覺,而且至今為止他的直覺全是對的。”



    葉渚沛:“1952年底,我向上級提出在中國開展頂吹氧氣轉爐鍊鋼技術的研究,是唐部長讓重工業部門全力支持,還把石景山鋼鐵廠的一個高爐和平爐讓我拿去做試驗。現在順利突破了這個技術,對我國的鋼鐵工業幫助很大。”



    丁老現在的工作單位是中山大學,平日只在南方水稻區打轉,幾乎不來北京。這次來北京開會,聽這幾個也是大名鼎鼎的委員眾口一詞,說唐華指出的方向十分重要,他簡直是一愣一愣的。



    “是,是,農學部已經給我這邊申請調撥人力和資源了,我回廣州就組織一支水稻種樣考察隊,進行詳細的稻種考察。我也會重新開始雜交水稻的研究。”



    ……



    農作物雜交技術最早是在18世紀開始有人嘗試,科爾羅伊特的菸草雜交試驗還收穫了一個可明顯增產的菸草品種。1860年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做雜交嘗試的人越來越多。但作物雜交這種事情主要靠科學家的個人經驗和感覺,就是一個不斷試驗和碰運氣的事情。



    到現在碰過無數次,獲得了幾種可有效增產的品種,但也有的物種幾乎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嘗試完畢,沒有一個能增產的,就在作物典裡面給它打上一個“不能雜交”的標籤。



    水稻也有人嘗試過,除了丁穎做過嘗試,日本人也做過嘗試,都沒能培育出可明顯增產的品種來。



    日本人估計在琢磨,要是再試幾次還是沒能培育出增產雜交種,那水稻這個物種也可以打上“不能雜交”的標籤了。



    雜交水稻的原理孟德爾已經定下來了,其實工作就是嘗試、不斷嘗試、帶目的性的嘗試,以及尋找儘量多的稻種。



    既然是一個漫長的搜尋和嘗試的過程,啟動得早一點,成功的日期或許就可以早一點。



    ……



    中沙群島,黃巖島附近海域。



    海軍南海艦隊的坦克登陸艦908艦、護衛艦(美製護航驅逐艦)“莆田”號從廣州出發,經過三天的航行,此時看見了黃巖島矗立著的小型建築。



    1953年6月,鑑於美國海軍在菲律賓擴建蘇比克灣海軍基地,我海軍司令部下令,由海軍陸戰隊派出一支小分隊,佔據黃巖島礁盤,並立即啟動建築工程,儘早在黃巖島的礁盤建成一座鋼混主體、可安裝雷達站和電子偵察設備並具有一定防禦力的堡壘建築。



    “整個1954年,南海艦隊四分之一的工程力量和一半的基建經費都投在黃巖島身上了。這代價可是不小。”



    “莆田”號護衛艦上,護衛艦副支隊長、編隊指揮員連常先用望遠鏡眺望幾海里外海面的那個小點。



    “莆田”號艦長也感慨道:“我在這兒巡了兩年,眼看著從海水裡長出來四層樓,太了不起了。我們等於是在美國基地外邊修了個崗亭。”



    1953年8月,陸戰隊一個班的戰士攜帶簡易材料登上黃巖島的一塊礁石,在這裡搭建起了兩座高腳屋。



    四根螺紋鋼加毛竹修成的棚子裡,每個棚子5名戰士,就靠著壓縮乾糧、罐頭、油桶儲存的淡水和承接下雨的雨水,在黃巖島堅持了三個月。



    三個月後登陸艦開來,將精疲力竭的海軍陸戰隊員撤回,換上新的陸戰隊步兵班。



    在毛竹高腳屋北邊三百米,從1953年10月到1955年5月,一直有工程隊和運輸船在那裡施工。僅僅是修一座四層鋼筋混凝土樓,就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其中1954年6月的一次颱風使工地損失很大,一名工程兵犧牲(失蹤),堆積的建材也被吹走很多。



    現在建築主體結構總算是修成了,駐守高腳屋的海軍陸戰隊指戰員也終於可以移駐水泥房子。



    ……



    “莆田”號和908艦經過    “丁委員,唐院長如果是專門提的建議指出的方向,一定是有深意的,朝這個方向發展肯定能取得成果。”



    工程院第一次大會最後一次會議,所有學部的委員們聚在一塊兒。王大衍聽丁穎說了這個事,立刻來了精神。



    1951年他和唐華拆了一具蘇聯的原始夜視儀,第二年國產夜視儀就在朝鮮打得威風八面。然後是52年做到現在的“非接觸式掩膜”光刻機,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機器最後也做了出來。



    趙忠堯:“丁委員,唐院長跟你說的幾句話都記下來了吧?”



    丁穎:“我都抄下來了,一字不漏。”



    趙忠堯:“那就好。唐院長對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有天然的直覺,而且至今為止他的直覺全是對的。”



    葉渚沛:“1952年底,我向上級提出在中國開展頂吹氧氣轉爐鍊鋼技術的研究,是唐部長讓重工業部門全力支持,還把石景山鋼鐵廠的一個高爐和平爐讓我拿去做試驗。現在順利突破了這個技術,對我國的鋼鐵工業幫助很大。”



    丁老現在的工作單位是中山大學,平日只在南方水稻區打轉,幾乎不來北京。這次來北京開會,聽這幾個也是大名鼎鼎的委員眾口一詞,說唐華指出的方向十分重要,他簡直是一愣一愣的。



    “是,是,農學部已經給我這邊申請調撥人力和資源了,我回廣州就組織一支水稻種樣考察隊,進行詳細的稻種考察。我也會重新開始雜交水稻的研究。”



    ……



    農作物雜交技術最早是在18世紀開始有人嘗試,科爾羅伊特的菸草雜交試驗還收穫了一個可明顯增產的菸草品種。1860年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做雜交嘗試的人越來越多。但作物雜交這種事情主要靠科學家的個人經驗和感覺,就是一個不斷試驗和碰運氣的事情。



    到現在碰過無數次,獲得了幾種可有效增產的品種,但也有的物種幾乎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嘗試完畢,沒有一個能增產的,就在作物典裡面給它打上一個“不能雜交”的標籤。



    水稻也有人嘗試過,除了丁穎做過嘗試,日本人也做過嘗試,都沒能培育出可明顯增產的品種來。



    日本人估計在琢磨,要是再試幾次還是沒能培育出增產雜交種,那水稻這個物種也可以打上“不能雜交”的標籤了。



    雜交水稻的原理孟德爾已經定下來了,其實工作就是嘗試、不斷嘗試、帶目的性的嘗試,以及尋找儘量多的稻種。



    既然是一個漫長的搜尋和嘗試的過程,啟動得早一點,成功的日期或許就可以早一點。



    ……



    中沙群島,黃巖島附近海域。



    海軍南海艦隊的坦克登陸艦908艦、護衛艦(美製護航驅逐艦)“莆田”號從廣州出發,經過三天的航行,此時看見了黃巖島矗立著的小型建築。



    1953年6月,鑑於美國海軍在菲律賓擴建蘇比克灣海軍基地,我海軍司令部下令,由海軍陸戰隊派出一支小分隊,佔據黃巖島礁盤,並立即啟動建築工程,儘早在黃巖島的礁盤建成一座鋼混主體、可安裝雷達站和電子偵察設備並具有一定防禦力的堡壘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