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九十二章,化肥生效了

    湖北,五三機械化農場。



    隨著夏季的到來,四萬一千畝小麥田從綠油油的一片,變成綠中泛黃,現在已是一片象徵著收穫的金黃色。



    五三機械化農場位於湖北北部,這裡地勢平坦但是偏高,無法引水灌溉,湖北江北年降水又不太均勻,1949年這一大片地區只有兩個村子靠種土豆紅薯過活,90%的土地一片荒蕪。



    1951年,蘇聯農學家覺得這裡完全可以進行改造,就在這裡建立了機械化農場,用大機器的方式修築灌溉系統、平整土地、改良土質,成為機械化耕種的、種植小麥為主的國營農場。



    1953年首次機械化耕種,1954、1955,今年是第三季小麥。不過,1954年五三農場過了洪水,有幾千畝麥田被水泡了,正在改良的土質又劣化了一點。



    好消息是瞭解到五三農場的情況後,1953年秋,國家從鄭州化肥廠調撥了410噸尿素,來給五三農場改善土壤肥力、增產增收。這是化肥廠不多的幾樁跨省運送化肥的記錄,但鄭州到武漢有鐵路,交通還算方便,因此沒太大的周折。



    小麥夏收的場面頗為壯觀。六輛斯大林-6、八輛斯大林-4聯合收割機從車庫中開出,奔向麥田。斯大林-6是大型聯合收割機,直奔五三農場大片分佈的兩萬多畝麥田;斯大林-4是小型收割機,負責一萬七千畝稍小和稍分散的麥田。



    “前年畝產一百三十七公斤,去年,沒被淹的麥田畝產一百五十公斤,”五三農場場長易匯景摸摸腳邊的麥穗,“今年,今年不說別的,這莊稼長得真瘋!”



    車隊黎隊長沒看收割機,他站在易場長身邊看麥田中那六艘“巡洋艦”在小麥的海洋中破浪前行。聽到這裡他說了一句:“易場長,今年這塊地畝產估計要接近兩百斤了。”



    易匯景:“大豐收是肯定的,畝產……我看看先。”



    拾掇了一下褲腿和鞋子,易匯景走到稻田裡估測了一下種植密度和麥穗的飽滿程度,“小黎,這塊地畝產應該在兩百斤以上。”



    “易場長,有這麼多嗎?去年畝產才一百五噎!”



    “我的經驗是絕對可靠的。今年這小麥不但竄得高,我們補一輪肥之後,麥粒多而且飽滿,比去年強太多了。兩百斤往上,最高可能兩百二十公斤。”



    黎隊長嘖嘖地,但還是有點懷疑。



    易匯景:“要不咱們打個賭吧,三千一百畝的這片麥田,畝產如果兩百公斤不到,我免費給你做張木書桌。要是超了兩百公斤,你把錄音機借我聽一個月。”



    “成,要是超了兩百公斤,我還給你買盒豫劇磁帶。”



    ……



    第二天下午,三輛斯大林-6就把這片小麥收了個乾乾淨淨,嘩啦嘩啦倒在曬穀場攤開晾曬。



    “小黎啊,不用等曬乾了,看看收了多少車小麥,都能估測出來。”易匯景笑呵呵地說。



    冬小麥區的收割從湖北北部開始,再依次到河南、河北。



    在21世紀,華中和華北平原的小麥收割是一群麥客開著收割機從南到北滾過去。這個年代公路和鐵路網不行,國營機械化農場很少,而且收割機調度也不完善——因此農場的作業機械只能出現浪費了。



    “曬小麥還是水泥地好,這土曬場真是沒辦法了才用。”



    易匯景和農場的農工將農場裡還算平整的土路和土場全部利用上了。今年的小麥收成超得有點兒多。



    四萬畝小麥依次收割,打的麥子要有3到4個晴天來曬乾脫水。以往水泥地曬穀場安排是沒問題的,今年打下來的麥子就有點多了,儘管水泥曬坪已經堆得很厚很厚,還是有一小部分堆不上去。



    在土場上,易匯景手提一桶,桶裡是牛糞摻點水攪成的漿糊,給土場均勻抹上一層牛糞,待牛糞幹了之後再把小麥攤在這裡晾曬。一是土場粘上了,小麥不容易帶土;二是能阻隔土場下面土壤的溼氣,不至於要曬太久。



    小合作社和散戶農民的收成統計得晚,但國營農場當季的收穫,基本上只要打一個電話,粗略的產量就能報到政府或上級單位去。



    五三農場是種植小麥且使用了尿素的、最靠南的國營農場。



    農業部、國家計委最先收到的就是五三農場的糧食產量粗測數據。



    “我要先說一個情況,五三農場要到化肥指標之後,自己對化肥的施用田地進行了分配。”



    秘書向農業部長廖陸然說五三農場的情況。



    “五三農場現在一共有七萬七    湖北,五三機械化農場。



    隨著夏季的到來,四萬一千畝小麥田從綠油油的一片,變成綠中泛黃,現在已是一片象徵著收穫的金黃色。



    五三機械化農場位於湖北北部,這裡地勢平坦但是偏高,無法引水灌溉,湖北江北年降水又不太均勻,1949年這一大片地區只有兩個村子靠種土豆紅薯過活,90%的土地一片荒蕪。



    1951年,蘇聯農學家覺得這裡完全可以進行改造,就在這裡建立了機械化農場,用大機器的方式修築灌溉系統、平整土地、改良土質,成為機械化耕種的、種植小麥為主的國營農場。



    1953年首次機械化耕種,1954、1955,今年是第三季小麥。不過,1954年五三農場過了洪水,有幾千畝麥田被水泡了,正在改良的土質又劣化了一點。



    好消息是瞭解到五三農場的情況後,1953年秋,國家從鄭州化肥廠調撥了410噸尿素,來給五三農場改善土壤肥力、增產增收。這是化肥廠不多的幾樁跨省運送化肥的記錄,但鄭州到武漢有鐵路,交通還算方便,因此沒太大的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