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70章,工資以後還有漲!




    總會計師:“漲工資,全國人民樂呵,但是我們緊張。”



    薛木橋:“都是讓全國人民樂呵一下,漲工資花30億,打顆衛星花兩千萬。”



    唐華:……



    薛木橋也就是說句俏皮話,都已經2月份了,漲工資後的第一個月月薪已經發下去了。



    不但工資發下去了,報紙廣播還說明為什麼能漲工資:



    “在全國勞動者的努力奮鬥下,第一個五年計劃超期完成,尤其是工業戰線高奏凱歌,1957年的工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2.6倍,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工業產值超過了農業產值。高效地運用科學技術、高效地管理和組織生產,讓勞動者的價值得到了最大的發揮,這是全國職工工資普遍上調的物質基礎。”



    “在二五計劃中,全國人民要再接再厲,繼續快速建設國家的工業體系,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科學技術水平,獲取更大的勝利。”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同志們!工資以後會隔幾年漲一次!”



    ……



    對外是這麼說的,對內,國家計委和國務院都在密切注意市場商品的銷量變化。



    “根據這個計算機推算的結果,”張璽說,“1月份上漲的工資不會全部體現到消費中,會有一部分群眾把錢留到二月份,二月過年嘛。”



    “一月和二月份合併來推算的話,工資上漲5%,銀行的存款餘額,月增加值會提升4.5%,消費增加5.3%,其中農副產品、食品的消費增加5.5%,輕工業品的消費額增加5.1%。”



    “輕工業品的消費額增加這麼多?居然不比農產品低多少?”鄧子飛問,“這個預測結果準確嗎?”



    張璽:“會有一定的誤差,但大致會在正負0.3的區間內。”



    唐華:“我是有點怕誤差太大,會搞得市場很亂,到時候我們準備了收音機錄音機自行車手錶,擺在百貨商店,結果都是滯銷的,回頭一看,菜市場上五花肉賣斷貨了。”



    張璽呵呵笑道:“我們在全國各地都做過抽樣調查,加工資是有一些家庭要改善伙食,但中國人節儉還是主要的,未雨綢繆的心態普遍存在,而且,改善伙食的錢吃進嘴裡就不見了,買個鍋碗瓢盆,手錶縫紉機,它可以擺在家裡用好長時間。”



    鄧子飛:“不過我們留了比較多的餘量,而且分地區分大城市小城市,供應計劃都分別做了調整,就算超出預期,基本上大部分地方也能承受得住衝擊。”



    ……



    原來的歷史位面,一五計劃執行之初,是設想過以後找個機會普遍提高職工工資,等發達的社會主義建起來的時候,工人的收入也到發達社會主義國家的水平。但後來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沒漲成。



    每次5%的工資漲幅,對供應的衝擊還好,不算特別大。



    漲工資以後就是每次小漲,漲工資的頻率看經濟和財政條件。不過,以每年工資總額增加10%(含提職漲薪、工齡漲薪和工業擴張導致的工資增加),但工業產值增加20%+的趨勢,以後會持續不斷地有漲工資的機會。



    前兩次漲工資,食品消費額會有比較明顯的上升。但再繼續漲,第三第四次,食品消費就不會還是大於5%的漲幅了,4%甚至3%都有可能。工人覺得吃的已經夠可以了,會把工資花到其他地方去。



    這樣慢慢就把生活質量帶動起來——或者從根本上說,是把城市建設起來。



    除了蓋樓蓋工廠……蓋這蓋那之外,這也是城市建設的一部分。



    有那麼多好玩好用有科技含量的輕工產品,要是隻能小量生產用於出口,國內絕大部分人消費不起,那也太沒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