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78章,六氟化鈾開始輸出

    第三機械工業局(航天與彈道導彈局)是1954年改制之後就成立的,不過一直按照有限規模的“省錢模式”發展。



    各方向的研究所都是單配。發動機試驗基地、導彈試驗基地都是一個,最近建立的太原基地算是專用的衛星發射中心。導彈/火箭的零配件生產廠也是單線,天津火箭廠同時兼顧生產彈道導彈和運載火箭。



    去年11月三髮長徵-1運載火箭出廠交付之後,天津火箭廠就轉入了為第一個彈道導彈旅生產東風-2的任務,到今年4月一共製造了6枚。下半年火箭廠的生產任務是3枚東風-2,其餘的產能要用來製造東風-3的階段性試驗彈。



    “我們的航天計劃確實需要穩一點,”錢學森看完蘇聯的太空計劃草案,是這麼評價的,“他們R7導彈和運載火箭幾次試驗都很突兀,趕進度了。R7前兩發失敗,然後成功了4發,最近這一發又出了故障。發射失敗很浪費錢。”



    唐華:“美國和蘇聯是展開太空競賽了,兩國都會把相當大的資源投入到這方面,蘇聯既然參加了競賽,那肯定得跟下去,中途退場是不可能的。”



    錢學森:“我們就先觀望一陣子吧。”



    ……



    “算上在出差的阿寬,我們航天器辦公室一共5個人,不過現在也俗稱衛星辦公室,所以估摸著人也夠了。4月20日出發去趟蘇聯,中蘇航天方面要聯手,我們先準備準備。”



    衛星辦公室是國防高級技術研究院下轄的第三個部門,現在開會的除了唐華,就是陳芳允、楊家溪、王希季、孫家棟四個人。



    “簡單地說我們這次去兩個任務,第一是幫蘇聯同志把正在製造的和正在設計的衛星,電子系統、控制系統全部更新一遍,所以這次楊家溪和我一起去。”



    “第二個任務,把我們手裡正在設計的、已經有譜的衛星拿出來,如果蘇聯方面對這些衛星感興趣的話,就託他們的火箭把這些衛星丟上去,大家一起用,”唐華繼續說,“但是有一點,返回式衛星的研製計劃不用向蘇聯同志兜售了,他們也正在做。”



    孫家棟:“唐部長,現在最有譜的衛星其實不是紅外星,而是通信衛星,剛剛空軍用圖-2搭載做完了轉發器的全套試驗,完美無缺,單個轉發器的數據下行鏈路速率超過15兆,同時接通幾百路電話沒問題。”



    唐華:“果然是個難題,同步衛星不好做,蘇聯現在是有發射近地軌道衛星的火箭,但現在肯定沒有用來打同步衛星的上面級。不過,還是把前進二號平臺的通信衛星方案拿過去吧。”



    數據下行鏈路速率15兆就把孫家棟給樂得抓耳撓腮的,可實際上單個轉發器的速率上限高著呢。



    “電子偵察衛星也快完成了,但是,蘇聯同志就沒設計這個東西嗎?”王希季問。



    唐華:“我估計蘇聯也有電子偵察衛星的設計,但是卡在數據存儲那裡了,我們的電子偵察衛星是同步衛星接力,實時傳遞到地面站,這又卡在同步通信衛星那裡了。”



    王希季:“其實吧,電子偵察衛星第一版方案是有數據暫存功能,等衛星行經我國上空再下傳的。”



    紅外和光學偵察衛星的情況倒是簡單,沒什麼討論的必要。



    ……



    這次錢學森的火箭組也會有兩人去蘇聯,他們也在準備材料。不過火箭方面,大概中國向科羅廖夫討教的情況會更多一些吧。



    進入到4月份,年初熱議的“二五第一年”的話題漸漸消退,各行各業,每個人,又開始了按部就班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可能叫平淡,也可叫沉悶,或者叫做平凡孕育的偉大。



    這就是六億人一起在種田的感覺。



    1957年中國鋼鐵年產量920萬噸,在1958年1月1日的時候全國鋼鐵廠的產能是1050萬噸。也就是說,就算1958年沒有新的鋼鐵廠投產,也沒有新擴建的高爐完工,今年鋼鐵產量也會超過千萬噸大關。



    鋁產量現在反而顯得有些不足——第一個現代化的電解鋁企業撫順鋁廠是打算滿足國防工業的需求,現在是輕工業需要更大量的鋁。包頭電解鋁廠和聊城電解鋁廠這兩個電解鋁大廠大概會在6月和11月投產,到時候至少鋁飯盒是有著落了。



    “包頭及周邊地區今後幾年工業會有極大的發展,包鋼、包鋁已經落定了。稀土礦的冶煉、分離和稀土合金鋼應用都會在包頭進行,還有那幾個國防廠,包頭的城市配套設施得早做打算了。”



    總會計師看到重工業和機械工業    第三機械工業局(航天與彈道導彈局)是1954年改制之後就成立的,不過一直按照有限規模的“省錢模式”發展。



    各方向的研究所都是單配。發動機試驗基地、導彈試驗基地都是一個,最近建立的太原基地算是專用的衛星發射中心。導彈/火箭的零配件生產廠也是單線,天津火箭廠同時兼顧生產彈道導彈和運載火箭。



    去年11月三髮長徵-1運載火箭出廠交付之後,天津火箭廠就轉入了為第一個彈道導彈旅生產東風-2的任務,到今年4月一共製造了6枚。下半年火箭廠的生產任務是3枚東風-2,其餘的產能要用來製造東風-3的階段性試驗彈。



    “我們的航天計劃確實需要穩一點,”錢學森看完蘇聯的太空計劃草案,是這麼評價的,“他們R7導彈和運載火箭幾次試驗都很突兀,趕進度了。R7前兩發失敗,然後成功了4發,最近這一發又出了故障。發射失敗很浪費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