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五十二章,我的上帝!它在冒煙!

    ……

    10月7日,瑞典,斯德哥爾摩。

    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主席埃裡克·魯德伯格拿著信封,先不忙打開,對在場的物理學界人士和記者先說了一段話:

    “今天要宣佈的結果可能違反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常理。”

    “但是常理就是用來打破的,無論是在物理學領域還是在其他領域。既然有人做出了眾所周知的公認的重要發現,經過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審慎的討論與民主的投票決定,我們堅持打破這一常理。”

    “今天很榮幸,能與各位共同見證這一刻的誕生。”

    魯德伯格抽出紙條:

    “196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中國工程院院長、蘇聯科學院院士唐華,以及蘇聯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陳難先博士,以表彰他們對激光冷卻原子理論和技術的研究。激光冷卻技術極大地促進了低溫物理學的發展,尤其是揭示了低溫超導領域的本原物理規律。”

    ……

    “唐華?嘿,唐華在西南考察呢,現在可能在貴州吧。”李復春說。

    郭沫若:“那隻好先把這個消息發到貴陽,讓貴州的同志代為傳達了。唐院長什麼時候回北京?”

    李復春:“得10月20號左右。”

    總會計師:“回來就得討論討論怎麼去斯德哥爾摩的事情了,還有過兩天美國要發射第二枚登月火箭,這也是個大事。”

    第二次拿諾貝爾物理學獎,國內科學界是雙倍的狂喜,第三次……還是狂喜,不過,現在大家對“唐華拿諾貝爾物理學獎”好像已經司空見慣了。

    ……

    美國那邊,美國普通人對土星-5號出現在電視屏幕上也有點司空見慣了。其實這也是美國選民和議員們要求的,你們花了納稅人這麼多錢,總得時不時彙報一下進度吧。就算為了保密,在組裝檢測和發射準備階段不讓記者進去,發射那一瞬間總得直播一下吧。

    10月12日,當地時間8時05分,卡納維拉爾角LC-39A發射塔,土星-5號SA-502冒著一縷縷的白煙矗立。

    三名航天員已進入火箭頂端的飛船指令艙,工作人員關緊艙門,移走棧橋。

    “5,4,3,2,1,發射!”

    和上次發射一樣,土星-5號第一級的5臺F-1發動機噴射火焰,發射塔、大地,甚至幾百米外的觀察點都感到劇烈的震顫。接著火箭解脫最後幾個固定裝置,110米長的火箭緩緩上升。

    觀察點的工作人員透過觀察窗注視著土星-5號,就在火箭離開觀察員視野的最後一瞬,觀察員隱約覺得有一絲灰煙從火箭頂端某處冒出來。

    這到底是自己眼花了還是火箭有一些狀態不正常?不太確定,這要綜合光學跟蹤攝像頭、其他觀察站、空中的攝像飛機拍攝到的畫面,才能分析出結論。觀察員拿起電話,猶豫了一下,還是向上級報告:“火箭飛離發射塔,塔架、基座、排焰通道正常,升溫幅度正常。”

    觀察員確實只需要報告這幾個地方是否正常,他是貼地觀察哨。

    在發射指揮中心,從主任到普通員工,所有人在頭20秒的心情很激動,20~30秒感覺有些疑惑,30秒後則是恐慌。

    大約在23~24秒的時候,高倍率的光學跟蹤鏡頭髮現一絲灰煙從飛船指令艙一側冒出來。30秒之後,煙原來越濃、越來越粗,這時候火箭在不斷加速,但迸出來的灰黑色的煙卻越來越明顯。

    第36秒,火箭的逃逸塔自動啟動了,“砰”地一聲,拽著阿波羅-3號的指令艙掙脫了火箭,向斜上方飛走。即便指令艙飛離了火箭,它的側面還在不斷冒煙。

    美國觀眾:?!!!這次火箭試飛的目的,難道是測試這個小火箭?

    發射指揮中心所有人:“我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