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六十三章,預裝Wordstar的C55

    從上海到崑山、蘇州、無錫這幾個中小城市,唐華這一次在車上就感覺很明顯的變化:公路都鋪了瀝青路面。



    上海市內最早從20年代就出現瀝青馬路,但限於市區內。去年在上海,唐華就發現出城的兩條公路在動土,路邊碎石一堆一堆的,當時就猜要整修公路。



    現在公路修好了。吉普車一路可以保持60+的時速暢行,而且毫無顛簸感。



    T54的零部件供應,現在上海市內工廠佔20%,蘇州佔40%,崑山、太倉各佔10%左右,無錫佔10%,還有10%在其他城市。T54的總裝廠在上海。幾個城市距離上海都在100公里以內,計算機零部件也不是很重的貨物,汽車就能解決所有的物流運輸要求,不用鐵路。



    但就是公路最好平穩一點……



    “這是空軍的工程部隊吧?”在上海郊區,唐華看見一大隊穿軍裝的工程兵在一處空地施工。



    “看軍服像是空軍的。”秘書說。



    “這裡肯定不是要修機場。看挖土動工的地方,也不是修空軍倉庫。”



    ……



    空軍工程團要修的東西唐華已經猜出來了,紅旗-3(S-75薩姆-2)防空導彈系統的車輛基地。



    1951年,S25防空導彈定型服役,馬上造了4套供應朝鮮,那時候唐華忍住了沒要S25,就是想等S75。



    給聶帥和總理的報告裡,唐華說了S25和蘇聯正在規劃研製的S75防空導彈的性能對比:



    S25導彈是單級液體推進劑;S75導彈是固體助推器+二級液體火箭的兩級制,導彈比S25小,但射程卻基本一致,導彈飛行速度還比S25高得多。



    因為導彈輕了,所以S75可由載重卡車拖曳機動(當然得依賴公路),但S25就只能做成固定式的。另外就是雷達系統、制導系統等等方面,S75因為晚兩三年出現,唐華也能給配上更好的計算機和指令控制系統。



    打定這個主意後,軍委就決定跳過S25導彈。1953年,當S75導彈進入試射階段,中蘇簽訂了合作研製和引進協議;1954年下半年,S75導彈開始帶無線電指令控制的樣彈試射,我們這邊就開始組建防空導彈營和構建導彈營地。



    第一批紅旗-3/S75導彈四個營,上海兩個、北京兩個。



    上海的兩個導彈營一個在浦東,一個在西南郊區。



    “這裡以後要駐紮防空導彈部隊。以後我們和蘇聯製造的防空導彈不但要護衛主要城市,在整個海岸邊界可能都要有部署,”唐華說,“美國的戰略轟炸機、高空偵察機滲透飛行,空軍目前還不太好攔截。”



    ……



    1954年10月1日,上海、南京被美國空軍的“堪培拉”/RB-57偷窺了。



    “堪培拉”是英國的雙發噴氣式中型轟炸機,但這飛機比伊爾-28著名多了。由於“堪培拉”性能實在不錯,美國空軍也從英國引進而且給了個B-57轟炸機的編號。



    B-57的特長就是飛得高。轟炸機版就能在15000米平飛。RB-57小改一下作為偵察機使用,能飛18000米。RB-57D是大改,機翼加長很多,看起來有點U-2的意思,升限達21300米。



    RB-57D的升限是氣死米格-15、米格-17、米格-19的節奏,甚至米格-21都得利用特殊戰法,加速躍升動能換勢能,才能獲得一個短時間的攔截RB-57D的窗口。



    1954年10月1日那天,一架RB-57在17500米的高度,大搖大擺從沖繩起飛,從上海西南郊區擦過,直奔南京,繞著南京大半圈,掉頭返回沖繩。



    空軍的雷達站在RB-57進入中國大陸時就發現了它,然而無論是米格-15、米格-15比斯還是紅旗-2,對RB-57都無可奈何。



    劉業樓把此事總結上報軍委、國防部,主席和彭老總倒也沒有為難劉業樓,就是催促空軍抓緊紅旗-3導彈營的組建。按現在的研製進度,1955年底紅旗-3有可能定型投產。再忍一年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