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肘子 作品

第833章 來歷

    但這個玉可不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被開採出來的,從上面的浸紋看,至少應該六七百年了。

    雖然俄羅斯玉是在上世紀才被認可開採的,但不等於俄羅斯本地在歷史上就沒有開採過。

    他們對於玉器本身雖然沒有多大的消耗,可作為王室或者是少量掌權人,仍然還有喜歡的存在。

    相關記錄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四大汗國時代。

    當時的俄羅斯還只是一個彈丸之地,稱之為俄羅斯公國,他們的王儲,就十分喜歡玉製品,所以在當時就有很多想要巴結他的人,或者是商人們,前往四大汗國,購買。

    而在當時的俄羅斯公國本地,是沒有玉石的,所以王儲也曾帶領軍隊向外擴張。

    被稱為“玉石之戰”,雖然最終以當時的俄羅斯公國戰敗而告終,但這一行為,就已經足夠說明,在當時那個年代,他們對於玉石本身產生了需求。

    玉質判定之後,接下來就是要探尋一下,這個塑像造像本身的來源,他是誰。

    這一點不能通過甲冑來判斷,因為大部分雕像的甲冑等等,都會因為塑造難帶不同,而受到當時軍隊配置的影響。

    當然如果是造像人物的年代與其完成的年代相同,這可以作為判定的標準之一。

    可是眼下這尊造像上,所用的甲冑,是山文甲。

    山文甲,一種至少在唐朝就已經出現了的典型國式盔甲,後作為武將盔甲流行於唐、宋至明。

    由於其甲片多為山字形金屬片組合而成,所以稱之為山文甲。但與明光鎧及陌刀等唐代軍備一樣,沒有實物出土。

    所以不能光憑藉這個作為判定,覃飛又檢查了一下整尊造像的開臉,雕刻手法應該是宋末時期常用的方法,還有就是雲飄的用法,也具有較為典型的宋末風格。

    所以這是宋末的?

    覃飛還是有點不能確定,雖然大部分眼見的證據都指向了宋末,但有一個至關重要的點,就是在這塑像的下方,還有一個圓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