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58章 先河

    朱祐樘令蕭敬把有關鹽課的奏疏找出來。

    除了戶部上走得,還有六個都轉運使司的上奏。

    涉及到戶部改革,從朝廷到地方上都慎而重之。

    張延齡拿起這些奏疏便看起來,一旁的張鶴齡也湊過來想要一起參詳,可能是覺得這種事以往從未接觸過,張延齡還顯得很激動,本想好好發揮一下自己的“才能”,但隨便拿起一本奏疏,看了半天居然都看不懂上面所上奏的官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更是有諸多的術語令他皺眉不已。

    再看看弟弟,居然看得非常認真,一目十行掃完一本又去看另外一本。

    他心想:“這小子裝什麼裝?好像能看懂似的。姐夫也是的,鹽課的事問我們作何?這是我們應該明白的事項嗎?”

    轉過頭繼續拿一本奏疏,搖頭晃腦假模假樣端詳著。

    朱祐樘在張氏兄弟查閱上奏時,也稍做了解釋:“……以下面所奏的情況看,戶部之前行鹽法之改變,實乃權宜之計,在於地方灶戶逃絕嚴重,各地官鹽出產不足,各地已相繼行折色,不同地方折色有所不同,以緩解灶戶逃絕之現象。”

    “還改大引四百斤為小引二百斤,增灶戶製鹽徵繳之便利,仍杯水車薪。”

    “以朝廷中的奏議,是想加每引鹽之價,希望改變現狀。”

    朱祐樘言語之間顯得很沉重,大概他自己也沒辦法了。

    本想把戶部的改革好好推進,但光是在一個鹽引改革的問題上,他就能感覺到困難重重,越是推進越覺得葉淇在這方面做得很好,至少維持了朝廷的收入,似乎自己的改革根本是多此一舉。

    張延齡放下奏疏道:“陛下,若是增加鹽引的價格,看似能增加府庫之收入,但商賈高價得鹽,豈不是會將多增加的部分攤派到鹽價之中?”

    “你……”

    朱祐樘本想說什麼,但似乎是沒考慮周全,話到嘴邊又停了。

    “況且陛下行戶部改革之初衷,乃緩解地方稅賦之弊,並非要增加府庫之收成,若是照目前的奏議所改革,朝廷府庫的收成是增加,但官鹽的價格走高,灶戶也未必會收到更多的收成,百姓更難吃到鹽……”

    張延齡的話還算是直白的。

    戶部尚書周經才剛剛上任,被朱祐樘催著要進行改革,其實根本拿不出章法。

    反而葉淇在卸任前建立起完善的鹽政體系,府庫收入並沒有減少,周經上任之後要放棄之前的鹽政,必然帶來府庫收入降低,所以才會打起了“鹽引拍賣”的心思。

    鹽引價高者得。

    這恐怕是再臭不過的招數。

    可朝中那麼多文臣,都是學儒家經典出身的,有幾個明白市場經濟的?

    他們只想著能增加府庫收入,不至於弘治中興毀於葉淇的下臺,卻沒想過,這樣是要讓鹽政的改革徹底走入歧途。

    朱祐樘頓了半晌之後才問道:“延齡,你是何意?”

    張延齡道:“臣之意,乃是改折色為開中。”

    “啊?”

    朱祐樘還沒什麼表示,一旁的張鶴齡先是驚訝出聲。

    本來君臣幾人,包括蕭敬和李榮,都在認真聽朱祐樘和張延齡的對話,突然被張鶴齡這一聲給打斷,朱祐樘都看了張鶴齡一眼問道:“鶴齡,你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