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221章 嘴炮無敵

    奉天殿。

    朝議尚未開始,皇帝駕臨,眾大臣便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張氏兄弟是跟皇帝一起來的。

    本以為今天不用面對張延齡這個“煞星”,誰知還是正面遭遇了。

    朝堂禮數結束。

    朝議開始。

    一上來所說的,也果然是宣府周邊的軍情。

    “……韃靼屢次犯境,危及邊陲各處之防備,尤以偏頭關周邊城塞襲擾為重,其異族不思皇恩,乃大明所不容……”

    兵部陳奏的語氣是很強硬,但沒提到點子上,就是是否出兵的問題。

    說得是義憤填膺,但涉及到出兵與否問題時,就模稜兩可,好像誰都知道,出兵這種話是不能隨便說出口的。

    宣府、大同一線的敵情,對朝廷來說並不是秘密,但對於之前貿然出兵的兵敗,所知之人甚少,看起來兵部也沒打算拿此事在朝堂上大做文章。

    “諸位卿家,西北近年來都算太平,但自從去年經歷吐魯番變故後,今年伊始,韃靼便屢次犯境,諸位卿家可有好的提議?”

    朱祐樘語氣也算是很誠懇。

    要問策。

    卻還不能表現出太迫不及待,要顯得朝廷對此遊刃有餘,只是需要拍板定案。

    徐溥走出來道:“往常年,邊陲的襲擾主要來自於三邊,誰曾想今年以來,韃靼襲邊卻屢次在宣大,朝廷當派出新的宣大督撫前去治理軍務方可。”

    在明朝,總督和巡撫並不常設,所設立必定有緣由,諸如邊陲不穩,或是要治河、治災、治漕等等。

    宣府和大同其實各有巡撫,但眼下並沒有設立宣大總督,等於說沒有人能統籌九邊中路的人馬調度,以至於各方在協應上會出現政令不協調的狀態,影響邊陲穩定。

    設立宣大總督,看起來是迫在眉睫,積極作用也是有的。

    但最大的問題,還是會造成督撫權力過大,再加上督撫駐地及各處防備資源有偏斜,形成邊陲防備的不平衡,同樣會影響邊疆權力格局。

    朱祐樘道:“臨時設立督撫,只怕杯水車薪,如今更應該先驅除韃靼人為上。”

    皇帝把話暗示到這裡,其實大概就是等在場之人提出出兵的建議,並討論出兵細節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