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238章 論個功,賜個婚

    夜幕降臨。

    乾清宮內,已掌燈,司禮監的四名太監都在,他們正在跟皇帝一起,翻查木匣中不同的奏疏。

    “陛下,現在各方的戰報彙總,似乎……建昌伯的戰功並非是虛報,乃是確有其事,甚至比之前還少奏報了幾個賊寇首級,韃子真的從白羊口逃竄了。”

    李榮很激動。

    他這是著急要把“好消息”告訴朱祐樘。

    “好,好。”朱祐樘面色紅潤,帶著一股釋然之色。

    蕭敬翻查了大同巡撫侯勳的上奏之後,也帶著驚喜道:“陛下,以大同兵、糧總制侯副憲的上奏,說是從偏頭關湧進的狄夷,也在開始回撤。”

    “還有這裡,建昌伯說已留高山衛和天成衛的人馬駐守虎峪口和白羊口,而他則與萬全副總兵官張甚的人馬,往大同方向而去,配合大同的奏報,說明是韃子懼怕我大明的軍威,更忌憚於建昌伯的兵鋒實力……”韋泰也在一邊找到了相應的佐證。

    愈發多的消息,讓張延齡大捷的戰報更加飽滿立體。

    如果說虎峪口一線的人馬有可能會替張延齡遮掩,宣府、大同兩線的人馬是沒這個必要去替張延齡說什麼的。

    連韃子都在回撤,說是張延齡沒打贏勝仗,那韃子為何要在秋糧成熟之前就撤走?他們不知道劫掠需要利益最大化的?

    李榮最後總結道:“陛下,建昌伯可真是……神了啊。”

    朱祐樘老懷安慰,卻是一臉謹慎之色道:“也不能如此說,畢竟兵部和都督府派去西北核查戰功的人還沒到,沒見到首級,朝中人還不定會怎麼說。”

    皇帝還是清楚那些文官尿性的。

    沒親眼見到,耳聽為虛,總歸就是各種胡攪蠻纏,似乎只有他們文官取得的成績才不用多方驗證,若是張延齡取得的戰功,非把你刨根究底,到時可能就不是計較有沒有戰功的問題,可能就會計較那一個兩個首級是不是虛報的……

    對自己,各種寬容。

    對別人,吹毛求疵。

    陳寬試探問道:“那陛下,明日是否……要在朝堂上將此事公佈?”

    朱祐樘沒馬上回答,而是打量在場司禮監四人,道:“那你們怎麼看?”

    這就讓幾名太監不好回答。

    朝堂上的事,他們儘可能少去摻和。

    在弘治朝,司禮監的權力明顯被限制很大,只要皇帝勤政,司禮監能搞的花樣就少,若皇帝懈怠甚至是不問政事,司禮監的春天才能到來。

    朱祐樘沒從這幾個親信口中問出建議,嘆道:“以朕看來,有什麼還是跟他們直說,免得被他們覺得朕是在有意掩藏,何況現在各方的消息都在不斷驗證,國舅他並沒有虛報戰功,更應該讓他們知道,不是隻有他們才能為朝廷做事。”

    李榮趕緊應道:“陛下聖明。”

    朱祐樘起身道:“朕也覺得不可思議,延齡去西北才不過十天,就能取得這般的功績,恍如一夢,等他回京師之後朕可要好好問問他,他是如何能化腐朽為神奇的,真是讓朕不可思議。”

    皇帝一連說了兩次“不可思議”,說明皇帝也覺得此事匪夷所思,這也是為何皇帝會同意派人去西北查證。

    蕭敬見皇帝要走,估計皇帝是要把此好消息告知張皇后,趕緊追問道:“那陛下,幾時召建昌伯回京?”

    “這件事就不急了,總歸讓他把西北的局勢給穩定下來,若一切都屬實的話,等他回到京師,朕會給他加官進爵,晉封建昌侯甚至是公……也未嘗不可。”

    說到這裡,朱祐樘已經迫不及待要去坤寧宮。

    司禮監的這四位太監,自然也懂得察言觀色。

    一看皇帝這滿面紅潤的氣色,便知皇帝是有多揚眉吐氣,說是還沒查證,估計這件事八九不離十了,很之前虛報是“八九不離十”那完全不是一個層面。

    ……

    ……

    朱祐樘往坤寧宮去了。

    李榮等人還要繼續留下整理奏疏。

    其中有張延齡為邊軍將士請旨受賞的奏疏,涉及到論功請賞的事,皇帝雖然沒說,但司禮監已明白,這件事肯定會遵照張延齡的意思辦。

    “陛下這是揚眉吐氣,建昌伯……可真是為陛下爭臉了。”

    李榮評價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