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讀小牧童 作品

895、十四年1月28日 晴

    “當初趙性找到你,跟你說讓你來當個輔君的時候,我其實還多少有些一頭霧水。”宋北雲輕輕點了點頭:“看來他在那時就密謀了起來。”

    完顏皇帝也跟著點頭道:“官家定下輔君之策,後自己卻不管朝政當了個甩手掌櫃,這一招何其高明。”

    想通這一點,宋北雲拍案叫絕,趙性是真的聰明,甚至可以稱之為大智慧。

    歷朝歷代,沒有見過任何一個亡國之君還能繼續管理朝政的,但趙性不光讓這位完顏皇帝繼續當皇帝,而且還稱之為輔君。

    輔君本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只是上頭卻還是有個皇帝在那。

    可如果這個皇帝不管事了呢?那是不是國家的管理仍然是要落在輔君的頭上了?

    換而言之,趙性把自己架空之後,再把權力平攤在各位輔政大臣身上,而關鍵他只需要手握軍權就足夠了。而且有宋北雲和晏殊在,政策不會走歪。

    而他自然可以放心大膽去外頭鬧革命,而事到如今別說什麼輔君的問題了,哪怕就是宋北雲造反都造不起來了,因為廣袤天地之下,趙性的掌控力已經是空前,只要他振臂一呼,響應者何止百萬。

    那麼在這個時間點,他去跟草原聊統一問題,甭管之前草原是不是在大中華區的文化背景之下,至少在大汗的名字叫宋平的那一刻開始,它就是了。

    而且經過宋北雲的十年經略,草原上現在的小孩子會說突厥話的都不多了,張嘴閉嘴都是漢語,再加上商業的滲透、工坊的滲透和礦業的滲透,甚至連軍隊的制度都因為之前幫他們趕跑了北草原而沿襲大宋的軍制。

    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宋平心中自然也是有考慮的,他是究竟繼續當那個股懸在外的草原大汗還是來大宋這裡當一個同樣具有相當統治力的輔君。

    金國皇帝的先例擺在那,有先例可循事情就好辦許多,而且趙性肯定跟他說過了,現在手握實權的是他乾爹,那還能虧待他不成?

    多重因素匯聚在一起,於是乎就形成了這樣一個局面,而且宋平的思考內容肯定也包括的外部壓力,因為北草原可還存在呢,而且遼國也虎視眈眈的,遼國跟他的關係可沒那麼好,甚至在和平階段都有幾次雙邊摩擦。

    “不過草原與東北不同。”完顏皇帝沉聲道:“金國雖為女真人,但自我父皇以來就堅持漢化,草原究竟是不同文不同種。”

    “嗯……麻煩肯定會有點麻煩的。”宋北雲摸了摸下巴:“不過也還好,草原上沒有一個切實的信仰根基,也是屬於圖騰崇拜。到時候文化策略方面做好一點,問題不大。”

    “那到時可就要勞煩宋大人了。”

    完顏皇帝雖然這麼說,但卻還是表達出了自己的擔憂,不過宋北雲卻並不太擔心,相比較西域諸國、吐蕃這樣的有著堅固信仰的文明,草原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歸屬認同,本身就是遊牧民族嘛,遊牧民族對文化的認同在這個時代還是屬於強者為尊。

    大宋夠強,那麼以漢文化的穿透力,數十年之後他們自然是會產生文化認同的。

    而且長安之前收納的草原人現在可以派上用途了,這麼些年下來,他們已經跟漢人混雜不分彼此了,他們就是引導未來草原方向的人。

    這一點宋北雲並不擔心,無非就是將來身份證上民族寫個蒙古罷了,甚至大多數人都輪不上寫這兩個字,幾輪通婚之後,不是大家族又生活在內地,鬼還記得自己祖宗是哪裡人。

    “我一直很佩服宋大人一點,那便是長安的民族政策。同工同酬同懲同罰,民不患寡患不公是真切的讓宋大人玩明白了。”

    “哈哈哈,律法最忌偏袒,偏誰都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那既是如此倒不如大家一樣好了,治國如治家,不求人人滿意,但不能讓人委屈。”

    “是啊。”完顏皇帝嘆息道:“我此一生最失敗的便是將本族人定於漢人之上,之後金國破碎時,卻無一人為金國說上一句話。”

    “怎麼?輔君大人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