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讀小牧童 作品

第488章 三年2月18日 晴 月有陰晴圓缺

    晏殊這時已經搬出了桌子,三張並排,隔得老遠。為的就是防備趙性作弊……

    “晏卿!”

    “臣在。”

    “你路走窄了。”

    趙性十分不悅的坐在上頭,然後看到題目之後,突然抬頭:“朕琢磨著這也不公平啊,題目是宋狗出的,那他不是欺負人麼?”

    “別胡說啊。”宋北雲也咬著筆頭看著題目發愁:“題是趙相出的,閱卷也是趙相,跟我有何干系?”

    “趙相這老頭也是……”趙性埋怨道:“整日不務正業。”

    “官家……”晏殊訕訕一笑:“相國之責除了治理朝政,還有便是干預皇帝言行,以正視聽。”

    趙性滿面都是不滿,嘟嘟囔囔的開始撓頭答題:“這都是些什麼破題目!”

    “你還別說,真是破題。”小宋也抬起頭:“趙相學壞了呀!”

    他們的題目還真的就是趙相出的,不過這三人的題目並不一樣,給晏殊的題目是小國寡民、給趙性的叫王道樂土,但到了宋北雲那裡就成了列舉出十項改變百姓習慣的產品。

    這題目哪裡是一個接受舊社會封建主義教育誕生出來的宰相能出出來的?這要說他沒有偷偷摸摸的去學習新東西,宋北雲那是不信的。這傢伙名為出題,其實就是過來學習來了。

    這叫什麼?這往好聽的說就是好面子,不齒開口。往難聽的說就是又當又立,明明自己想知道卻非要出題問宋北雲……

    至於趙相為什麼想要知道這些東西,小宋覺得應該是他也發現這兩年以來民眾的習慣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吧。

    首先是造紙術的廣泛普及,在兩年甚至更早以前,大宋幾乎沒有廁紙這個東西,絕大部分人都使用廁籌來刮,也有用樹葉、石塊、瓦片、破布替代,能用得起“故紙”的人都是上流社會選手,而故紙也就是常說的舊紙。

    而自從廬州造紙開始大規模製造,紙漿成型技術開始逐漸成熟之後,廁紙如今已經是擺在市面上賣的東西了,價格雖然不算便宜,但也的確是淪為了百姓能夠消費的產品之一了。

    這算是改變民眾習慣的產品了,而且改變的比較顯著。

    第二項改變民生的產品,小宋認為很大程度上應該是壓水井,利用水壓進行壓水的新式水井,現在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普及了,方便快捷省力,而且相對大口徑的井口來說這種孔式水井更加安全可靠也不易被汙染。並且壓水井被列為工部普及項目之一,未來新建住房等等都得統一使用壓水井。

    這算是第二項了,那第三項是什麼?那大概就是衣食住行中的衣了。

    如今大量棉花從天竺進口而來,加上大宋本土的棉花也開始逐漸出產,人們禦寒的方式也開始發生了改變,雖然現在棉花產量並不高,但相比較於昂貴的皮裘和會讓人不適的木棉以及貴族才能使用的絲麻,人們已經有了其他的選擇途徑,而且保暖效果和親和效果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