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讀小牧童 作品

第516章 三年5月12日 晴 長安亂不亂,阿奴說的算。

    所以現階段一支東海新軍就差不多行了,等完成了宋國經濟建設的大工程,大宋的王下七海武只要a過去就沒人能頂得住。

    至於忠誠度問題,小宋其實一開始也沒想到,還真的就是被晏殊給提醒了,於是乎政委制度應運而生,這些政委絕大部分都是在世家子弟中選拔而出,家中有史家弟子、開疆之士和御史臺眾者優先錄取。

    這些人會先學習很長一段時間,而且都必須是讀書人,他們知書達理、深明大義,在學習的過程中給他們建立一個國與家並重之概念,把他們的忠誠度拉滿。

    等到考核結束之後,這些被稱呼為政委的人就會被投放到各級部隊中,他們在軍營中的作用非常大但是權力並不大,他們無法調動兵權,但職級卻是與軍隊當前指揮人員平級,所有的內務、監管等職責都由這些人完成,指揮官只需負責打仗和日常作訓。而且這個群體會進行定期輪換,一般這個期限是三個月,戰時視情況而定。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宋北雲在青龍苑裡把皇帝的職能完整的分析給了趙性聽過,趙性也聽進去了。現在趙性就是按照那份職能報告上的內容在行使權利,一般的小事都由內閣自己解決,而大事要經內閣與皇帝共同審議通過才可以執行。至於什麼是大事,那份職能報告中也給出了明確的分類。

    首先是各級戰爭,只要是戰爭都需要皇帝的參與。其次是各種災害,包括但不限於人為災害和自然災害,這些也是需要皇帝進行參與的。剩下的零碎,比如某些事故、特殊案情也都有明確的皇帝職能劃分。

    比如一個地方出現了一起兇殺案,如果死亡人數超過三十人,皇帝就必須親自對案情進行督辦和審批,這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冤假錯案的存在。再比如某地糧倉在核算時,少了一萬五千斤以下都由州牧長官進行處置,超過一萬五到十萬斤則由內閣處理,而如果超過十萬斤就必須由皇帝進行關注。

    而皇帝最大的權力則是關於內閣的任免、對等外交和軍隊建設,特別是軍隊建設,三年內會逐步將各級將領手中的兵權收攏歸於中央,未來只有皇帝本人才能行使調度權,不再會出現授權制。

    這一系列的建議內閣看了都說好,建議形成常例。而這種一定程度上的內閣制的出現,看似趙性忙了,但實際上他現在又更多時間去喝花酒了……並且在他喝花酒的同時,內閣還都需要戰戰兢兢。

    沒人知道這個制度到底是誰弄出來的,所以史官一筆全部記在了趙性的頭上,如今的趙性已經再也不是那個被人管控的小皇帝了,而是在讀書人口中心中抱負堪比漢武的一代雄主。

    這讓趙性都有些莫名……

    而這幾日除了宋北雲的東海新軍到底怎麼樣之外,大概也就算是趙性突然收到了一份青龍苑的申請表,申請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宋第一法官老丁,看到他在申請表上認真填寫的個人資料,趙性覺得有些頭大,但卻還是硬著頭皮允許的老丁的入苑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