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讀小牧童 作品

第876章 七年9月7日 晴

    “奉宋北雲宋大帥之命,誰敢踏入半步,軍法處置!”

    負責這裡安全的將軍根本不與他們廢話,只是用手中的長劍在地上劃了一道線,然後轉身就走。

    那些侍衛也不含糊,手中的彎刀噌的一聲便出了鞘。這些士兵可都是上過戰場的精銳,刀已出鞘便是殺氣縱橫,那些明星的腦殘粉哪裡見過這樣的陣仗,剛開始還義憤填膺呢,這會兒一個個都老實了。

    “大人,他們是第一次來。”

    “嗯。”宋北雲點了點頭:“走。”

    “來啦。”

    小助手跟著宋北雲往前走,最終實在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小聲的問道:“宋大人,為何不讓他們慰問難民啊?”

    “很多人都覺得給人家一些吃喝不算什麼,但那是叫施捨。”宋北雲揹著手邊走邊說道:“難民所需要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其他人的認可,而不是靠自己的身份來博取同情,如果這種慰問成了風氣,久而久之這些草原來的百姓就會變得低人一等了。最後低人一等的概念深入到各方各面之中,長久之後是要出事的,明白了沒?管子有曰:天公平而無私,故美惡莫不覆;地公平而無私,故小大莫不載。公平者方為恆遠。”

    “會出什麼事呢?”小助手瞪大眼睛問道,然後又快速辯解:“我是不知,而不是故意刁難……”

    “你設身處地的想象,人人將你當乞丐,你會如何。”

    “我會殺人的!”小助手奶兇奶兇的說道:“太看不起人了。”

    宋北雲回頭在她額頭上彈了一下,小助手豁然開朗,衝著宋北雲鞠躬道:“多謝宋大人解惑。”

    “但是啊……宋大人,前些日子我們遭災時,不也有許多民眾捐錢捐物麼?那為何又能收呢?”

    “因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嘛。”宋北雲耐心的回答道:“災民本質上與捐獻財物的百姓是同樣的地位,只是他們家中遭了災。是以美德贈之,捐贈之意也非施捨而是感同身受,現在街上這些人,你能分清誰是災民?”

    “分不清。”

    “那就對了。”宋北雲再次彈了她額頭一下:“但你一眼就能分清誰是難民,出現刻板印象之後,就會帶來歧視和侮辱。就比如你們讀書時總愛調侃邯鄲人,只因一句邯鄲學步。”

    “原來如此……宋大人真厲害。”

    “不是我厲害,你多讀書,書裡都有。”

    能考上女官的孩子怎麼可能不讀書呢,只是她的年紀不夠再加上思考的方向也不同,所以認知上出現了短板。

    這不是過錯,誰沒年輕過呢,就算是宋北雲也是在不斷學習不斷適應,更何況這些剛出襁褓的寶寶呢。

    來到城中,宋北雲就讓這傻乎乎的小助理下班回家了,他自己則閒來無事在城中逛了起來,今日紅姨帶著一家老小去廟裡給最小的寶貝求紅繩去了,應該是不回來了,所以宋北雲只好一個人在外覓食。

    他本來想去找玉生的,但玉生此時正在延安府視察當地抗災防疫工作,偌大的長安城卻是沒有了宋北雲蹭飯的地方……

    “來只燒雞。”宋北雲站在一個賣燒雞的鋪子面前:“要老一些,味道足一些。”

    燒雞鋪子的老闆應了一聲,挑了一隻烤得有些過火的燒雞:“客官,這隻如何?”

    “行。”

    正在他掏錢遞給老闆時,他身後突然一大堆人走了過去,而宋北雲好奇的問道:“這是幹什麼呢?”

    “說是今日那個什麼絲的波斯女子去城外慰問草原的難民卻讓宋大人給阻了,還被單獨訓斥了一番,現在正傷心欲絕,這不,這些青年才俊要去衙門要個說法。”

    “活膩了。”宋北雲啐了一口,將錢遞給老闆接過燒雞:“書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可不是麼,為了個女子去衝撞衙門,不聰明。”那老闆也是搖頭:“我家兒子若是如此,我便打斷他的狗腿。”

    宋北雲提著燒雞跟著那幫人的後頭來到長安的衙門口,只見前頭已是群情激昂,說是要討要個說法,但衙門口的侍衛也不含糊,往那一站死活不讓人進去。

    “唉,兄弟。”宋北雲懟了懟一個跟他一樣站在旁邊看熱鬧的老哥:“這是幹什麼呢?”

    “鬼迷了心竅。”那老哥笑道:“這幫十六七歲的愣頭青,也不打聽打聽我宋爺是幹什麼出身的,敢向他討說法,也不怕宋爺討他們的狗命。”

    宋北雲撓著頭:“不至於吧……宋北雲沒那麼壞吧。”

    “你肯定是北方來的。”那老哥瞟了宋北雲一眼:“你別看宋爺現在不怎麼露面,而且手段仁義。當年他可是大宋第一殺神呢,有州縣造反,他上去就把刺史一家三千五百口子人全給埋了,白蓮教作亂,他一夜之間殺了五萬人,血把秦淮河都染紅了,然後掛在城門上七七四十九天,到現在惡鬼都不敢進金陵。”

    放屁!哪有這麼邪乎。

    宋北雲心中啐罵,什麼三千五百口、什麼五萬人……這都什麼跟什麼嘛,還秦淮河都染紅了,惡鬼不敢入金陵,這不鬼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