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讀小牧童 作品

第898章 七年11月13日 雪

    除這些外彈性稅制也將在年後正式試行,首批地點為揚州、蘇州和廬州三州,而在減稅的同時,這三地還會同時啟動強制教育的試運行法案,家中適齡兒童在七到十二歲這個區間之中,可免去一切人頭均攤的稅收,但他們必須前往相應的學堂之中學習,若是查到誰不讓家中孩子唸書,如無特殊情況之外,將繳納三倍賦稅。

    將稅制和教育掛鉤,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矯正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反正也不求多精良的質量,現在當務之急便是把識字識文的人口基數提上去再想其他。

    怎麼形容趙性呢,反正那些因政策受打擊的人怎麼評論他還不清楚,但在百姓的口中他就是時代潮流中的白月光,在讀書人口中他就是比肩漢文帝的盛世帝王。

    有人誇他是文景之治之後唯一一個實現““百姓無內外之徭,得息肩于田畝,天下殷富,粟至十餘錢,鳴雞吠狗,煙火萬里,可謂和樂者乎”的帝王。

    當然,有說他好的就自然有說他不好的。趙性聽到也會很惱怒,於是乎他索性召開了一屆論壇,專門探討關於“私我”與“公法”,最終還為此徹底廢除了“因言獲罪”之後設置了“誹謗罪”。

    這個冬天的金陵城,比往年更好了一些。這個冬天的大宋,也比往年更好了一些。

    趙性站在城樓之上俯瞰蒼生之時,總是不由得感嘆,甚至時常會不自信,因為他真的很難相信這樣一個強盛之地竟是在他手底下誕生的。

    要知道,十年前他還是個時時刻刻擔心自己會不會被一杯毒酒弄死的虛君,而如今大宋從東海至崑崙,連綿八千里興盛不絕,雖是仍沒有將天下版圖納入,但如今卻已是自唐以來最興盛的時代了,人口每年增長速度都是以往難以想象的,而這一切也不過十年而已。

    “南風啊,有時朕會想,若是有朝一日即便是朕什麼都不用管國家也能平穩運行的話,朕想出海當一名水手。”趙性手扶著城牆,北風將他的大氅吹得獵獵作響:“但又捨不得這絕美江山,唉……”

    “官家,天下可不能沒了您。”

    “南風啊,你心裡頭其實知道對吧。朕和朕那些志同道合者,為的便是國家可以沒有朕或者說可以沒有皇帝。”趙性轉過身晃著手指:“觀史書,國家之興亡若是寄託在某一個人、某一群人身上,那終究是逃不過興衰迭替。國家的興亡應是同享其黍、共赴國難。朕想讓大宋讓中國世代興旺,百年、千年、萬年後此文此種仍是連綿不絕、生生不息。那朕唯一能做的便是讓朕自己化作一團火,不論是綻放還是熄滅,它終究是能引燃一片荒蕪,只有真正被野火燒過的土壤才能播種出殷實的果實。”

    南風仍是不敢對話,畢竟這位皇帝說的話比離經叛道還要離經叛道,即便是他本身也有胸意要舒,但身在這個位置上他就不能去附和,唯一能做的就是低頭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