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讀小牧童 作品

第900章 七年11月18日 雪

    長安的熱鬧依舊,大宋的內部問題暫時因為經濟的繁榮而得到了緩解,但現在南北兩派的科學院似乎是正面槓上了。

    南派的科學院以金陵科學院為首,周圍簇擁著銅陵、臨安和洪城三大體系。

    這一派系的工程方向基本上是農業、材料、彈道學、冶煉,雖然最早的定裝子彈就誕生在銅陵兵工廠,但他們總體來說還是更偏向民生一些。

    而北派科學院的代表是長安科學院,它下頭又分成了延安工業、咸陽兵工廠和萬年技術三個體系。

    這個派系更多研究的是天文、地理、化學、電能等分支,雖然在民生方向差了好大一截,但其他方面那可是全面超越了把他們分流出來的金陵系。

    雖然大家都說這些東西文無第一,但宋北雲科學獎卻只有一次,既然有競爭那必然是有對立,現在年關將至,南北兩派合流在長安進行一年一度的評選,那場面可當真是熱鬧非凡。

    往年其實這個宋北雲科學獎是很好頒的,因為能夠做出卓越貢獻的人也就那麼兩三個,綜合評比一下貢獻帶來的三個方面進步誰更突出誰就拿獎,這非常簡單。

    就比如去年和尚的糧食育種、雜交和篩查,前年的先進鍊鋼爐、大前年的定裝子彈以及配套技術。

    反正每年能被選出來的,基本都是無可爭議的。但今年卻不一樣,南北兩方突然之間就像被炮仗炸了的牛糞一樣,遍地開花。

    幾乎是每個點都有新的成果出現,而這些成果甚至都不好比較社會影響和經濟價值,就好像南方弄出了地球經緯度、北方就弄出了電能利用,南方弄出了船舶應用和航海後勤支援體系、北方就弄出了紡織深加工和兵種分化體系。

    諸如此類的東西兩邊從質量上和數量上旗鼓相當,鬥得如火如荼,獎勵不獎勵對他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各級單位都是不差錢的主,他們隨便一個民用技術投放市場都是大筆進賬。

    但現在這個榮譽不能丟,死活高低不能丟,對這幫人來說,到這個階段了就是為了一口氣,一個臉面。大家都是了不得的人,誰比誰差那麼一截呢?

    “嘖嘖。”

    宋北雲將長安的信揉成一團扔進壁爐中,無奈的搖搖頭,他現在真的沒辦法偏袒南北任何一方,因為那兩邊都是好樣的,都很厲害。所以他只能又一次安詳的坐在旁邊喝起了茶,而他對面坐著的正是遼國的進步代表。

    “宋先生,這次我們期望宋國能給予我們一定的支持。您知道,遼國這個階段相比較宋國而言鬥爭經驗更少,而且還缺乏一定的周旋能力,就如您說的那樣雖然遼國和宋國的國情不同,宋國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而遼國是自下而上的革命,但我們同樣不希望破壞國家本身,或者說能讓革命對國家的傷害降到最低。”

    進步代表很誠懇的在對宋北雲說著:“我們已經跟宋國的新青年代表接洽過,但我們仍希望宋先生能對我們的事業有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