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讀小牧童 作品

第951章 九年3月30日 晴

    現在好了……現在好了……人家終於覺得時機成熟了,要來收割了,這地盤是給是不給都成了懸在金國皇帝頭頂的一把利刃。

    “陛下,我心中有一計,倒不如我們率先與遼國商談,遼國不是這兩年正在山東那裡修建港口麼,我們倒不如退而求其次,召來遼國使臣商議兩國共建港口之事。”遼國宰相完顏松沉思片刻說道:“遼國自然不會眼看著這大好的地方拱手便給了宋人,到時讓那宋北雲與遼國談去。”

    “可是朕聽聞遼國這兩年時局也不穩啊。”

    “穩與不穩,那還不是耶律皇帝一句話的事,他是個有魄力之人,應當能想到若是讓宋人拿了我等之海防港口會是如何吧?”

    “那你速速修國書一封,讓耶律皇帝遣使者來洽談,要快!八百里加急!”

    “是!”

    就這樣,兜兜轉轉數日之後,佛寶奴喜笑顏開的看著這封信,她從來沒想過自己就坐在家裡啥也不幹,突然就有一千八百里江山砸到了自己頭上。

    也許對現在的遼國來說,一千八百里江山並沒有什麼稀奇,但關鍵看地方啊,那地方可是遼國故土,其意義不亞於長安之於宋,而如今這故土就毫無預兆的自個兒回來了。

    “陛下,臣以為此事還需等待一些時日,太過蹊蹺了。”

    遼國天子近臣乃是韓琦,這個年輕人被遼人稱之為“我們這的宋北雲”,從入仕以來屢創奇功,雖然現在還沒有入列宰相,但其實已經是差也不多了。

    他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就是事情太蹊蹺,因為任何一個皇帝都不能幹出這種讓自己百姓唾罵、群臣沮喪之事來,而且眾所周知,金國的完顏皇帝可不是個昏君吶。

    “你是說其中有詐?”

    “臣以為是。”

    “我覺得他們可能是遭狗咬了。”佛寶奴仔細的在國書之中翻來覆去的咬文嚼字:“這字裡行間都透著焦急,特別是這一句,金遼本連枝。呵,宋遼連枝還有法理可說,一群本是窮鄉僻壤的女真人,膽敢跟我聖遼同氣連枝?而且金遼一貫敵對,雖大戰之後再無戰事,可邊關雙方卻接連衝突,你說說突然這個時候他們嚷嚷著要跟遼國共管江山?意欲何為啊?”

    韓琦眉頭緊鎖:“他們遭了宋國逼迫?”

    “恐怕不是宋國,宋國現在舉國之力都在搞工業,沒心思逼迫他們。”佛寶奴眼珠子一轉:“他鐵定是遭狗咬了。”

    韓琦不明這其中暗語的意思,但也不好過問,不過他心中倒是隱約覺得這件事跟那宋北雲有關聯。

    至於為什麼這麼感覺,反正看陛下那眉飛色舞的樣子,應該是八九不離十了,畢竟他韓琦也不是吃素的,這些年來在陛下身邊多少能看出些端倪,更何況太子如今都送去了長安。那可不就是把兒子送去爹那了唄。

    不過韓琦仍是難以置信,因為他從來沒見過哪個人能把一個國家逼得如此跳腳,甚至不惜虧本跟夙敵合作,這是一個人能辦到的?

    也許是看到韓琦懵逼的樣子,也許是因為佛寶奴心情甚好,她揚起笑臉說道:“愛卿啊,看你樣子多少是有些不明白這宋北雲的厲害。”

    “臣當是知道的,只是沒想到他如此厲害。”

    “也不怪你。”佛寶奴嘆氣道:“你出仕時,他已半隱於朝堂,專心撲在長安之上。若是你早幾年出來,恐怕你就能知道為何這人能夠一言定天下了。”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若是有朝一日,他如此逼迫我大遼該如何是好?”

    佛寶奴眉頭一簇:“你以為他沒逼迫過麼?”

    提到這茬,佛寶奴頓時生氣了,當年宋北雲可是把遼國逼到皇帝跳腳、臣子嘆氣的地步,那時韓琦還沒入仕他不清楚,但當時的絕望到現在佛寶奴可是歷歷在目。

    “後來陛下如何解決紛爭?”

    如何解決?給他生了個兒子唄,還能怎麼解決,不然硬抗的話,恐怕老早就沒有什麼遼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