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新宅

    從偏院中轉出,到前庭。

    常昆又說:“這前庭面積很大,改成校場,平素訓練之用。”

    跟劉敢等人交了底,便讓張三和王虎子去外面瞧著,一待有人應募,便把人領進來。

    一下午,令人失望的是,只有十來個人前來應募。

    這種效率,要擴滿兩百人,懸。

    晚上吃飯喝酒,常昆問劉敢:“是我軍餉開的低了,還是怎的?”

    劉敢道:“軍餉不低吧?”

    看祁六子。

    祁六子道:“不低。”

    “那怎麼沒人來呢。”劉敢道:“要說佈告,我前後兩門張貼了個遍。你也帶人滿城敲鑼打鼓。能做的可都做了。”

    常昆想了想:“莫急。先看看。今天這十來人安家費可都拿到手了。回去一說,明天應該會多些。如果還不夠,再想辦法。”

    無論做什麼,兌現兩個字是關鍵。

    譬如做工的,說好的多少錢,按時按量給了,不變著法的扣,不說豎起大拇指稱讚一聲東家好,怎麼也不會說壞話。

    按時按量的給了,人家放心,覺得有搞頭,下回有工做,一句話人家就來了,給你辦的妥妥貼貼。

    常昆這裡募兵,合格的立刻下發安家費,並預支一月軍餉。一個銅子兒不少。當天十來個人,回去把事情一說,漸漸流傳開來,從第二天開始,來應募的人略有遞增。

    當兵吃糧嘛,吃得著,不折扣,名聲有了,人家自然願意來。

    不過要募齊兩百人,仍然有點遙遠。效率還是太低,十天半月未必募的齊。

    劉敢就出了個主意。

    “這段時間有不少流民湧入高縣,聚集在東雲寺附近。我聽說辛君正頭疼怎麼安置他們呢。這些流民一無所有,若能給一碗當兵的飯吃,他們一定願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