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六一 作品

第42章 田玲玲之殤

    田玲玲說到這,哭泣減緩,喝了一口果汁,好像不願意回憶,

    “太平區的初中教學質量趕不上市裡的初中,雖然我也考上了高中,不過跟市裡的同學一比,我就像是一個傻子一樣,無論多認真的聽講,就是跟傻子一樣。

    上高中,第一次考試,全年紀組1500多人,我考了800多名。我媽媽知道後崩潰了,從小我就一直是第一名的孩子,怎麼會這樣?”

    聽到這裡,蔡根是理解田玲玲的,考高中是不看分數的,有一種叫做定向的政策一直延續至今。

    大概流程是這樣的,幾個人才,一開會,全市一共10個初中,按照教學質量,開始分配進入高中的名額。

    一些初中,前200名學生上高中,一些初中,前5名上高中。至於評判標準是什麼,也從未被公開。

    那麼就會出現一種情況,你學習再好,在努力,只要你考第六名,你也上不了高中,或者,你學習再不努力,只要你進前200名,也能上高中。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比較特殊的了,你在這個初中第一名,換一個初中,也許前100名都進不去,同樣是九年,差距就這麼大。

    田玲玲應該算是第二種情況了,很特殊,又很普遍,因為這麼多年,一直存在。

    “我媽媽著急了,開始給我找人補課,好老師都是一對一,一小時400元,每月每科8節課,我補四科,一個月1萬多,媽媽拿出了多年的積蓄,拿出了賣房子的餘款,拿出了下崗的補償,可是每月1萬多啊,一家三口,還要吃飯啊。”

    蔡根對這個數字很敏感,昨天司機大哥也說了,3年供兒子上學,花了50多萬,不是在吹牛,看樣是真的了,不過區別是,田玲玲家沒有出租車賣。

    在這個小城市,機關單位月薪3000元左右,普通打工2000元左右,外賣騎手工資高一些5000元左右,每月支出1萬多,對於一個雙下崗的家庭來說,不能用絕望來形容,至少配得上災難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