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賀蘭 作品

第166章 範同知

    這麼多年,誰會相信北直隸海晏河清,一派祥和。

    最後,即便查不出什麼鐵證,也得想法兒將範彧留在金陵。

    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晾他也耍不出什麼花招。

    況且,京城的北府司,也的確少一位指揮同知,合情合理。

    此時的範大人,瞅著年紀輕輕的指揮使,顯出一副泰山崩於前而不動的架勢。

    和賈萬山相比,範彧的城府和韜略,更勝一籌。

    畢竟執掌北直隸多年,見慣了大風大浪。

    可面對手握生殺大權的頂頭上司,範彧仍舊忐忑難安。

    不僅是身份的問題,更是呂長歡的修為。

    北府司是一個以武定尊榮的衙門,誰的修為高,誰就是爺爺!

    當年的小宗師冷嶽能夠穩坐泰山,依仗的就是星魂境修為。

    面前這位新任指揮使,年紀不過二十五六,卻已經突破下三境。

    這樣的逆天資質,世間罕有。

    而且他的做派和言辭,哪兒像是這個年紀該有的。

    呂長歡的一些事蹟,範彧有所耳聞。

    南北直隸的情報是互通的,況且在金陵城,已有不少他的耳目。

    事關北府司內部的重大消息,遠在順天府的範大人,也是八面玲瓏。

    呂長歡如何從一個沒破鏡的小鐵衛,短短數月時間坐上北府司第一把交椅,包括髮現前朝寶藏,剷平國公府以及一劍斬宋智……

    等等這些,都沒有瞞過範彧的耳目。

    而且為何召他回京述職的根由,也猜出了七八分。

    瞅著一言不發,死死盯著自己的指揮使,範彧俯身抱拳言道:“呂大人,卑職已將最近一年的北直隸案牘整理成冊,請大人過目!”

    順天府的指揮同知,每隔一年都要回京述職,將案牘文書遞交指揮使審閱。

    這個慣例也是當初冷大人定下的規矩。

    範彧從袍袖裡拿出一份薄的可憐的冊子,遞到指揮使面前。

    呂長歡順手接過後,大致翻閱了幾眼。

    還真是海晏河清,吏治清明,大小案件不超過十宗。

    而其中,並未記載山海關總兵與北燕暗通款曲的案子。

    最大的一宗案件,就是年初時大同府丟失朝廷軍火一案,其餘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案。

    什麼濟南府郊縣的縣令貪墨銀兩,還特麼的百八十兩……

    依照常理,北直隸繡衣衛管轄的州府,大都是前朝降臣主政,怎麼可能如此老實。

    “範大人舟車勞頓,述職的事情不急,你且回府歇息,三日之後,再來玄武堂!”

    呂長歡將冊子拿給梁金衛後,端起茶几上的茶碗,低首吹著茶沫和熱氣……

    範彧識趣兒地作揖言道:“卑職告退!”

    待他走後,呂大人看了眼四大金衛,幽幽言道:“待我明日進宮請旨,擢升薛金衛做北直隸的指揮同知,你們四人一道,去順天府查個明白。”

    四人一聽,面面相覷,除了恭喜薛金衛之外,臉上盡是詫異不解。

    這時,梁守正開口言道:“大人,我們四個都走了,這京城不就沒人了嗎?”

    “別說你們四人,馬化龍和降龍僧,以及意土上品境的繡衣衛,你們都帶走!若是在北直隸碰上沒眼色的,就地查辦,不必請示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