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雄 作品

第546章 549.史家史冊

    549、史書史冊

    儒道修行,是思想的修行,知識的積累,當真正懂得知識,形成對知識習慣運用,就代表著你在提升。

    劉浩在進士狀元停留了很久,如今一番感悟之下,自然而然的突破了,踏入了翰林文位。

    儒道至聖之中,翰林七殿,在地球,劉浩沒有條件鍛鍊,劉浩也不著惱,他如今已經不在乎文位的提升,忘記了此前讀書的初衷,想的更多的是學習知識。

    當然,也不代表劉浩沒有其他想法,比如,他知道自己和儒道至聖之中的同階相比,戰鬥力很可能渣渣,他自己不怎麼在乎,卻需要給地球做出表率。

    這個表率,更多的是為地球的儒道修行提供戰鬥之法。

    仔細思考,劉浩決定從典籍開始,比如在文宮之中形成法家的法典,兵家的兵法,醫家的醫術或者史家的史冊等等。

    此前的他,根本不會關注這些,明知道這些典籍,是可以從低階的時候就開始凝聚,也沒有在意,現在想想自己這個創始人其實很失職,重新找回自我的劉浩,如今變得非常在意,踏入翰林文位,重新安排了讀書的計劃,開始有規劃的對各家經典解讀起來。

    劉浩選擇的第一類典籍,是史家典籍,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史家史書的研讀,劉浩才發現自己和別人有著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自己識海天地內自我雕像手中的《春秋》虛影。

    當劉浩研讀史書的時候,春秋虛影就會越發明亮起來,越是投入,就越能發現史書之中記錄者的情緒,彷佛能清晰的感悟出記錄著當時的心理狀態,是平和淡然,還是刻意帶著褒貶;

    根據這些記錄者的情緒,劉浩能清晰的發現史書之中被刻意打扮的部分,站到第三者立場,可以一定情況下還原真實歷史帶來的震撼。

    龍國的史書,有一點很有意思,那就是喜歡編撰前代歷史,而這種時候,往往帶著強烈的立場;

    比如,清代編著明代歷史,不用說,也必然帶著眾多的貶義,以此來承託當代統治的合理性,越到時間靠近當代,越顯得不真實。